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朝代:作者: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候在万里。

有谁知?

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注释:陆游有大量抒发爱国主义激情的记梦诗,在词作里也有 。

这首《夜游宫》,主题正是这样。

师伯浑是陆游认为很有本事的人 ,是他在四川交上的新朋友,够得上是同心同调,所以陆游把这首记梦词寄给他看。

上片写的是梦境。

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

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 。

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

先说是迷离惝恍的梦,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然后才又进一步引出联想——是在梦中的联想;

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

这里,是单举两个地方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

但是,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如今落在谁的手里呢?

那就不忍说了。

那作者为何有这样的“梦游”呢?

只因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

这压着作者的心病,迟迟未能解除。

作者深厚的爱国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给人以非恢复河山不可的激励,从而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

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

黑夜因作者的心事变得悲凉,而冷落的环境,又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 。

自许封候万里之外的信念,是何等地执着。

人老而心不死,自己虽然离开南郑前线回到后方,可是始终不忘要继续参加抗金事业。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

如此爱国热情,是多么伟大 !

“有谁知”三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怒谴责。

梦境和实感,上下片呵成一气,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五十七字中的笔调,具有壮阔的境界和教育人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内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7576702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