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一作秋夜客舍)

朝代:作者: 杜甫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蟾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释诗云“南菊再逢”,是合云安夔州为两秋,故知属大历元年西阁作。

又云“新月犹悬”,盖元年九月初矣。

露下天高秋水清①,空山独夜旅魂惊②。

疏灯自照孤帆宿③,新月犹悬双杵鸣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⑤。

步檐倚仗看牛斗⑥,银汉遥应接凤城⑦。

(此秋夜思家而作也。

上四言景,下四言情。

天高水清,正可出峡,而山阁孤栖,忽觉旅魂惊起。

帆宿水中,杵鸣山上,两句分承。

灯散几处,故曰疏。

杵皆对敲,故曰双。

自南而望北,故见银汉遥接于凤城。

黄生注诗以次句作骨,帆宿、杵鸣,独夜见闻。

疏灯、新月,二字另读。

悬,指月,本《易》“悬象著明”,非谓杵声空悬也。

)①江淹《别赋》:“露下地而腾文。

”《楚辞》:“悲哉秋之为气也,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寞兮收潦而水清。

”②王粲《七哀》:“独夜不成寐。

”崔融诗:“旅魂惊塞北,归望断河西。

”③《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

”朱超道诗:“孤帆渐逼天。

”④杨慎曰:《字林》:“直春曰捣。

”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

今易作卧杵,对坐捣之,取其便也。

尝见六朝入画捣衣图,其制如此。

谢惠连诗:“楹长杵声哀。

”⑤陆厥诗:“雁返无南书。

”⑥杨慎曰:《楚辞·大招》:“曲屋步櫩。

”注:“曲屋,周阁也。

”“步櫩,长砌也。

”相如赋:“步櫩周流,长途中宿。

”櫩,即古檐字。

陆陲《钟山寺》诗:“步檐时中宿,飞阶或上征。

沈氏满愿诗:“步檐随新月,挑灯惜落花。

”杜盖袭用之。

顾注:古者,六尺曰步,今之廊檐,大率广六尺。

”⑦邵注牛斗二星,在银汉边。

《河图括地象》:“河精,上为天汉,亦曰银汉。

”戴暠诗:“黑龙过饮渭,丹凤俯临城。

”赵曰: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

其后,言京城曰凤城。

黄生曰:此与“玉露凋伤”不相上下。

一二五六,工力悉敌。

三四写景,虽逊彼之高壮;

七八含情,此处却较深厚也。

此与云安、夔州诸诗相合。

露下天高,即“玉露凋伤枫树林”也;

独夜魂惊,即“听猿实下三声泪”也;

孤帆宿,即“孤舟一系故园心”也;

双杵鸣,即“白帝城高急暮砧”也;

菊再逢,即“丛菊两开他日泪”也;

雁无情,即“一声何处送书雁”也;

看牛斗,即“每依北斗望京华”也。

诗中词意,大概相同。

窃意此诗在先,故《秋兴》得以详叙耳。

范德机曰:善诗者,就景中写意。

不善诗者,去意中寻景。

如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拌鸣,”“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即景物之中,含蓄多少愁恨意,若说出,便短浅矣。

然亦有就意中言景,而意思深远者,如“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亦自隽永有致。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30_46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7656362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