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赠答杨彦衡
暮年怀抱,对水光林影,欣然忘食。
推手功名非我事,闲处聊为闲客。
世故多虞,人生如寄,一榻容安息。
鬓丝千丈,谁家机杼堪织。
三径松菊犹存,诛茅剃秽,时借邻翁力。
酒满芳尊山满眼,此意无今无昔。
平地风波,东华尘土,不到幽人席。
兴来独往,溪南还又溪北。
破瓜年纪,黛螺垂、双髻珍珠罗抹。
娅吴音娇滴滴,风里啼莺声怯。
飞燕精神,惊鸿标致,初按梁州彻。
舞裙微褪,汗香融透春雪。
少陵词客多情,当年曾烂赏,湖州风月。
自恨寻春来已暮,子满芳枝空结。
湘佩轻抛,韩香偷许,空想凌波袜。
章台杨柳,可堪容易攀折。
南游三载,只江山、不负中原诗客。
万里行装无别物,满意风云泉石。
牛斗星边,灵槎缥缈,鬓影银河湿。
哀歌谁和,剑光摇动空碧。
回首帝子长洲,洪崖仙去,风雨鱼龙泣。
海外三山何处是,黄鹤归飞无力。
天下佳人,袖中瑶草,日暮空相忆。
乾坤遗恨,月明吹入长笛。
飞楼缥缈,疑行云、势压鲸川雄杰。
宾主落成登眺日,正是炎蒸时节。
把酒临风,凭阑一笑,忘尽人间热。
四围烟树,万家金碧重叠。
休问去棹来帆,南商北旅,欢会并离别。
且向尊前呼翠袖,歌取阳春白雪。
千古兴亡,百年哀乐,天远孤鸿减。
酒阑人散,角声吹上明月。
山堂晚色,满疏篱寒雀,烟横高树。
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
扫地烧香,团栾一笑,不道因风絮。
冰*生砚,问谁先得佳句。
有梦不到长安,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
试问雪溪无恙否,十里淇园佳处。
修竹林边,寒梅树底,准拟全家住。
柴门新月,小桥谁扫归路。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
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
叩枻[1]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
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
澹澹长空千古梦?
只有归鸿明灭。
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
三山安在?
玉箫吹断明月。
注释注释:注一:船桨。
此为和苏东坡赤壁词韵之作。
苏轼的词以豪放闻名 。
他的千古名作《念奴娇》以凌厉无比的词笔,描绘江涛,壮美无比。
是他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 ),夜游黄州城外的赤壁(即亦鼻矶)后写下的。
本词作者赵秉文是金朝著名词人,苏轼的词对他有极深影响,他也极敬慕苏轼。
这首词就是赵秉文对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和韵之作。
《大江东去》即《念奴娇 》,缘自苏轼赤壁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句 ;
“用东坡先生韵”就是采用苏轼赤壁词的原韵。
苏东坡作词,多隐括前人作品,这首词,也属这类作品,它隐括前人(特别是苏轼)之作,可以说句句有来历。
上片,主要由《赤壁赋》化来,下片化用杜牧《登乐游原》诗句等,表达了词作者对苏轼被谪黄州际遇的深切同情与不平,同时借古说今,也表现了作者自己忧国忧民,但又无力挽救国之危亡,从而产生的消极出世的思想。
上片以问月起句。
古诗词以“问月”起笔,以苏轼为例,就有其《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清天”的千古绝唱。
本词问月,虽化用苏词,却亦有新意。
他的问月,点明了作词的时间:深秋的月明之夜,(当年苏轼游赤壁也恰是秋凉之夜)。
首句中“挂影”指月亮,但却用“苍苍”来形容,再加之以肃杀的“秋光”来相衬,顿时,一片苍凉、高洁、肃杀之感跃然纸上。
随后 ,笔锋一转 ,由月及人,此情此景 ,不由人不想到当年一叶扁舟夜游赤壁的苏东坡。
“叩枻长歌 ,嫦娥欲下 ,万里挥冰雪”皆是对苏轼《赤壁赋》语意的隐括,虽只寥寥数语,但当年苏轼夜游赤壁的情景却尽观读者眼前,真是于平淡处见功力。
“京尘千丈 ,可形容此人杰?
”虽是问句,却表达了词作者的深切感慨 。
“享尘”指当时错得复杂的官场,“人杰”指苏东坡,(本词作者赵秉文曾盛赞苏轼为“雄节迈伦 ,高气盖世”“人中麟凤”。
)四这两句从技法上来看,不仅由写景转入了抒情,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下片由此句的“人杰”不得见容”引发到“骑鲸人去 ”,由对苏轼一生坎坷际遇的深切同情及愤慨,转入自抒悲感。
“骑鲸人”本指唐李白,这里借指苏轼 ,“几度山花发”写苏轼逝后光阴的流逝,读来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感慨万千。
“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天 ”化用杜牧《登乐游厚》“长空澹澹孤鸟设,万声销沉向此中”句,表露了作者吊古伤今 ,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我欲从公”三句则语意更加决绝,欲与苏轼仙去,消极出世的思想更加表露无疑。
但却难寻仙过,只有寄情于玉箫罢了,故有“三山安在”句结尾。
感怀、悲戚、无奈之意萦绕不绝。
本词虽是和韵之作 ,但作者借景抒情 ,借古伤今,与苏轼《念奴娇》之壮美相比,却也是别一番氛围和意境,殊为难得了。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7691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