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与钦叔饮二首

朝代:作者: 元好问 体裁:

邂逅一尊文字饮,春风为洗愁颜。

花枝入鬓笑诗班。

登临千古意,天澹夕阳间。

南去北来行老矣,人生茅屋三间。

何人得似谢东山。

紫箫明月底,高竹倚风鬟。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

萧萧疏雨乱风荷。

微云吹散,凉月坠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莲歌。

小轩敧枕,檐影挂星河。

注释注释:此词抒写作者与客湖上饮归的情怀。

词之片写宴集既散,余兴未尽,下片写湖上归来后的心情。

全词风格于简淡中见含蓄。

上片起首两句写词人于宴集结束后 ,兴致犹浓,特地绕道来到湖边,原想看看湖边港湾水草茂密之处那些翻跳出水、闪着白光的鱼儿,但夜色朦胧,湖水平静 ,只听得雨声稀朗,打落在随风翻乱的荷叶上。

这首两句是倒装句 ,表现出作者的体物入微。

“却傍水边行,叶底跳鱼浪自惊。

”(《南乡子》)观看鱼儿从水中跳起又落下本是他的乐趣,但眼前天暗波平,只有晚风疏雨翻乱荷叶的萧萧之声。

忽然,风过处,云散去,一片凉月,影入湖中。

这里不说是月影,而要说月堕平波,乃是由于作者正注目沉沉湖水,忽然湖清见月,几疑月儿从天上落下。

过片谓词人于酒宴之上仅仅饮下一点白酒,就竟然颇有醉意”“散发婆娑”,极写自己披头散发,徘徊纳凉,以解除酒后燥热烦闷之感。

“无人 ”句是说想听支采莲小曲 ,聊以解闷,但夜深人静,无人放歌,而愁闷也只好郁积心底,无从排遣。

这里的“无人”,其实是藉以说明作者的沉忧和孤独感,也是深一层的写法。

结尾两句写夜深之后,作者于小轩中倚枕而卧,难以入睡,但见月光之下,屋宇飞檐,投影于地,十分清晰,天上银河垂悬,好似挂在檐角之上。

通过这一静景描写突出了作者月夜沉思的形象。

作者月下沉思的具体内容 ,词中没有点透 ,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给人以意蕴深长之感。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849045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