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酒冷灯青夜不眠。
寸肠千缕、两相牵。
鸳鸯秋雨半池莲。
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天远雁翩翩。
雁来人北去、远如天。
安排心事待明年。
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酒冷灯青夜不眠。
寸肠千缕、两相牵。
鸳鸯秋雨半池莲。
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天远雁翩翩。
雁来人北去、远如天。
安排心事待明年。
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摇曳多姿的恋情词。
上片六句描述了一对恋人由不忍分离到终于分离的全过程。
前三句是写恋人在分离前夕的相互依恋 ,是上片的第一个层次。
起调写他们的不眠之夜,而以“酒冷”、“灯青”烘托其内心的悲凉和长夜的难耐 。
“冷”的酒 ,“青”的灯,“不眠”的夜,这便是他们通宵达旦的生活内容。
这里的“酒”,显然是饯别酒。
有酒而“冷”,看来停杯不饮,搁置已久。
而青灯犹在,可见主人公确实是“夜不眠”了。
由“酒冷”亦可见夜之深 。
紧接着,作者以“寸肠”两句推出一对情肠牵惹、愁苦悲伤的恋人 。
词的指事抒情,趋于明朗,读者始之“酒冷”云云 ,正是他们在离别前夕内心极度痛苦的物象反映 。
由此益知起句用笔在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方面,极见词人匠心独运之妙,恋人的全部情绪,都已总摄在起句之中 ,这首词的摇曳多姿之妙 ,起首便露端倪。
上片后三句,是写这对恋人的分别,时间已是次日清晨 。
这一层 ,作者用笔,仍然是从罗列物象开始:用“鸳鸯”、“秋雨”、“半池莲”三种足以使人触景生情的物象,进一步为恋人的离别写照。
鸳鸯、秋雨 、半池莲都同是在池塘中。
秋雨入池,池莲带雨,若含红泪 ,为鸳鸯分飞而苦。
“红泪晓风前”是风雨中池莲姿态,滴雨摇风,可怜又可爱,以象征送别的女主人公。
由物象衬意象,而且是一衬再衬,主客相形,虚实相宣,正面神采由此倍增。
从这里,读者再次领略了这首词“摇曳多姿”的妙处。
下片录上片结句“ 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的意脉,写女主人公目送恋人远去,并默默地预卜团圆之期 。
晓风之中,恋人北去,天高地远;
而北雁南来,显然是深秋了。
在这里,作者用“雁来人北去”这样一对形象意念上有悖于自然之理的矛盾,再次渲染离别时的悲凉气氛。
下片的前三句,只是写了“雁来人北去”的事实,但这三句在排列上,由雁而人,由雁的渐近到人的渐远 ,层层具体 ,逐句加深,极见层次。
最后三句,别出新意,由眼前的分离而转写盼望团圆之期。
这是本词“摇曳多姿的最后一现。
在封建社会里 ,往往是由于徭役 、谋生等等原因,离乡背井,而又往往是生离如同死别。
自然,这种离别是悲凉的 。
但本词却又不止于悲凉 ,而是及时地深入一层 ,转入期待。
期待无定,转而为幽恨,故结句云:“无情月 ,看待几时圆!
”月圆即人圆,其盼望月圆亦即盼望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自然就跃然于字里行间了。
这首词,在取材,主题方面,虽然没有突破男女离别相思之类传统题材的樊篱,但在结构艺术上,宾主虚实,渲染映衬,摇曳多姿,一往情深,表现了一位大词人题材、风格的多样性。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98165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