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朝代:作者: 蒋捷 体裁:

枫林红透晚烟青。

客思满鸥汀。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注释注释:蒋捷的这首词是和其《虞美人·听雨》一样,是其对己身世和生平的自叙性文字。

这首词在表达了更为婉约些。

它用一种闲适、淡漠的表面,以潇洒而轻逸的笔调写出内心的隐痛。

全词以写景起调。

“ 枫林红透晚烟青 ”,枫叶深红 ,是经霜长久 ,“ 透 ”了即要落地。

“烟青”在“晚”:这恰如一个饱经折磨身乏神疲 ,凄恻迟暮的老人。

接着抒发愁思:“客思满鸥汀 ”,“客思”是客居江湖的亡国飘泊之愁;

“鸥汀”,表示水乡,愁对闲暇栖息的鸥鸟和平静空阔的沙汀,一“思”便即景见情。

“二十年来 ,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

”“二十年 ”,应是亡国后的二十多年 。

他想“种竹”,因为竹节是被当作保持高节与虚心的象征的。

种竹,实为寄托亡国遗民的心事。

“种竹”而“无家”,是因国破家亡。

如果还不想改变自己的好尚,而只能“借竹为名 ”。

在词人故乡宜兴有竹山,在县东北六十里的太湖之滨,作者曾隐居于此,故号竹山。

转笔写时间之易逝。

“春风未了秋风到”,季节迅速地变换,其余是一片空虚 。

“ 老去万缘轻”,意同《虞美人·听雨》的“ 悲欢离合总无情”,词人表示这种淡漠、麻木的感情,是包含了失去少年欢乐和豪情壮志的悲哀。

实际上他是用冷漠、麻木来表示对黑暗现实的蔑视的。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以颓唐、闲散、放浪的形态自污,以山水、渔樵为知音,作逍遥游,“闲吟闲咏”,让舟子、渔人,去作“棹歌”歌唱了。

“闲淡”是被迫养成的;

“无闷”、“无愁”恰是愁闷大到无可收拾的地步。

蒋捷世属宜兴望族,加上少年即中科第,使他从骨子养成一种名士风流的气概。

但朝代的更换,使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词只好在吟花赏月表示出对往昔盛事的眷念之情。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9856342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