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且对东君痛饮,莫教华发空催。

琼瑰千字已盈怀。

消得津头一醉。

休唱阳关别去,只今凰诏归来。

五云两两望三台。

已觉精神聚会。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贺新郎 赋琵琶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

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栊慢捻,泪珠盈睫。

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千古事、云飞烟灭。

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

弹到此,为呜咽。

注释注释:①此词赋琵琶而累用故实。

或谓其“运典虽多,却一片感慨,故不嫌堆垛”(《白雨斋词话》);

或谓其“大气足以......更多

踏莎行 赋稼轩,集经句。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

小人请学樊须稼。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

东西南北之人也。

长沮粲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注释注释:在古人心目中 ,“经 ”是至高无上的圣贤之教,而诗词则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末艺 ”,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然而,性格豪放不羁、富于创新精神的辛弃疾,却偏要突破这些清规戒律,将二者融于一体。

辛弃疾的这首《踏莎行 》,便是集经句而成的一首佳词。

此题曰“赋......更多

青玉案 元夕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注释①按稼轩弟子范开《稼轩词》的编次,此词当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前、闲居带湖期间。

然词的内容却极似临安元夕风光。

所以有人将词的作期提到乾道后或淳熙初,以切合稼轩在京城的踪迹。

以其作期难定,权置于此。

元夕:阴历正月十五的晚上,称元夕......更多

鹧鸪天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漠漠轻*拨不开。

江南细雨熟黄梅。

有情无意东边日,已怒重惊忽地雷。

云柱础,水楼台。

罗衣费尽博山灰。

当时一识和羹味,便道为霖消息来。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鹧鸪天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点尽苍苔色欲空。

竹篱茅舍要诗翁。

花馀歌舞欢娱外,诗在经营惨澹中。

听软语,笑衰容。

一枝斜坠翠鬟松。

浅颦轻笑谁堪醉,看取萧然林下风。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鹧鸪天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别恨妆成白发新。

空教儿女笑阵人。

醉寻夜雨旗亭酒,梦断东风辇路尘。

骑騄駬,籋青云。

看公冠佩玉阶春。

忠言句句唐虞际,便是人间要路津。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鹧鸪天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水底明霞十顷光。

天教铺锦衬鸳鸯。

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方竹簟,小胡床。

晚风消得许多凉。

背人白鸟都飞去,落日残*更断肠。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鹧鸪天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翦烛西窗夜未阑。

酒豪诗兴两联绵。

香喷瑞兽金三尺,人插云梳玉一弯。

倾笑语,捷飞泉。

觥筹到手莫留连。

明朝再作东阳约,肯把鸾胶续断弦。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一剪梅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

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

雁儿何处是仙乡?

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1617181920 共8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