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

朝代:作者: 苏轼

雪髯霜鬓语伧狞,澹荡园林取次行。

要识将军不凡意,従来只啜小人羹。

(是日散父老酒食。

)西园牡籥夜沉沉,尚有游人卧柳阴。

鹤睡觉时风露下,落花飞絮满衣襟。

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

(苍髯,松也。

红萼,海棠也。

)何时翠竹江村路,送我柴门月色新。

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十二

三萼牡丹

朝代:作者: 苏轼

风雨何年别,留真向此邦。

至今遗恨在,巧过不成双。

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十八

与潘三失解后饮酒

朝代:作者: 苏轼

千金敝帚人谁买,半额蛾眉世所妍。

顾我自为都矂眊,怜君欲斗小婵娟。

青云岂易量他日,黄菊犹应似去年。

醉里未知谁得丧,满江风月不论钱。

出处苏轼诗集 卷十二

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

朝代:作者: 苏轼

破匣哀鸣出素虬,倦看鶂鶂听呦呦。

明朝只恐兼烹鹤,此去还须却佩牛。

便可先呼报恩子,不妨仍带醉乡侯。

他年万骑归应好,奈有移文在故丘。

出处苏轼诗集 卷七

任师中挽词

朝代:作者: 苏轼

大任刚烈世无有,疾恶如风朱伯厚。

小任温毅老更文,聪明慈爱小冯君。

两任才行不须说,畴昔并友吾先人。

相看半作晨星没,可怜太白与残月。

大任先去冢未乾,小任相继呼不还。

强寄一樽生死别,樽中有泪酒应酸。

贵贱贤愚同尽耳,君家不尽缘贤子。

人间得丧了无凭,只有天公终可倚。

出处苏轼诗集 卷十三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释注释:此词作于元祐六年(1091)苏轼由杭州太守被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时,是作者离杭时送给参寥的。

参寥是僧道潜的字,以精深的道义和清新的文笔为苏轼所推崇,与苏轼过......更多

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

朝代:作者: 苏轼

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

出处苏轼诗集 卷四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七律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释苏轼绍圣四年(一O九七)被贬海南,六月十一日渡海南下,次日至海南岛,元符三年(一一OO)五月遇赦,六月二十明晃晃度海北上,量移(被贬到远方的官员,遇赦酌量移到较原地靠京城较近的地方做官)廉州(今广西合浦、灵山等地),在海南岛稽留的时间正好是三年零八天。

这首诗就是写渡海......更多

再和二首(来诗言饮酒、画竹石、草书。)

朝代:作者: 苏轼

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

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

丹青已自前世,竹石时窥一斑。

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

出处苏轼诗集 卷十六

减字木兰花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晓来风细。

不会鹊声来报喜。

却羡寒梅。

先觉春风一夜来。

香笺一纸。

写尽回文机上意。

欲卷重开。

读遍千回与万回。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12345 共34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