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

拼音:bù zhènɡ shǐ 首字母大写:BZS五笔:dmh ght wgk 布政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宣德后,全国府﹑州﹑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高于布政使。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直隶亦设,江苏则设二员,分驻江宁﹑苏州。俗称藩司﹑藩台。参阅《续文献通考.职官.布政使司》﹑《......更多

布政

拼音:bù zhènɡ 首字母大写:BZ五笔:dmh ght 布政的同义词反义词
1.施政。 2.布政使的省称。

布政牓

拼音:bù zhènɡ pānɡ 首字母大写:BZP五笔:dmh ght thgy 布政牓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时称节度使的布告。

藩司

拼音:fān sī 首字母大写:FS五笔:aitl ngk 藩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南北朝时州刺史的别称。 2.官名。明清时布政使的别称。主管一省民政与财务的官员。

参政

拼音:cān zhènɡ 首字母大写:CZ五笔:cd ght 参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宋代参知政事的省称,为宰相的副职。元于中书省﹑行中书省,皆置参政,为副贰之官。明于布政使下置左右参政。清初,各部也设参政,后改侍郎。袁世凯统治时期设参政院,所指派的成员亦称参政。 2.指参加政治活动。

陈宝箴(1831-1900)

拼音:chén bǎo zhēn (1831-1900)首字母大写:CBZ(1831-1900)五笔:ba pgy tdgk (1831-1900) 陈宝箴(1831-1900)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维新派。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历任按察使、布政使。1895年任湖南巡抚,与黄遵宪等倡办新政。设矿务、轮船、制造公司,开办时务学堂,刊行《湘学报》。并奏荐谭嗣同、杨锐等佐新政。为清末地方官员中推行新政最力者。戊戌政变时被革职。

冲繁疲难

拼音:chōnɡ fán pí nán 首字母大写:CFPN五笔:ukh txti ubi cw 冲繁疲难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雍正间,由广西布政使奏准,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以便选用官吏。冲谓地方冲要;繁谓事务繁重;疲谓民情疲顽;难谓民风强悍难治。

二谏

拼音:èr jiàn 首字母大写:EJ五笔:fgg ysl 二谏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明翟凤翀与郭尚宾。凤翀抗疏极论吕贵﹑邢洪﹑凌应登三人之罪。神宗怒,谪为山西按察使经历。是时尚宾亦上疏进谏,忤旨,谪为江西布政使检校。二人因进谏而同时被谪,故称。

澹生堂

拼音:dàn shēnɡ tánɡ 首字母大写:DST五笔:iqd tgd ipkf 澹生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代藏书室。天启、崇祯年间曾任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的祁承fe6b建于山阴(今浙江绍兴)。祁氏为浙东藏书世家,聚书十万余卷。有《澹生堂藏书目》、《澹生堂明人集部目录》。

方伯

拼音:fānɡ bó 首字母大写:FB五笔:yy wrg 方伯的同义词反义词
1.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汉以来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明清之布政使均称"方伯"。
12345 共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