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

拼音:ɡuì zhōu shěnɡ 首字母大写:GZS五笔:khgm ytyh ith 贵州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贵”,别称“黔”。在中国西南部。面积1761万平方千米。人口3419万(1995年)。少数民族占30%以上,人数较多的有苗、布依、侗等族。明代置贵州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贵州省。省会贵阳。处云贵高原东部,喀斯特地貌分布广。乌江为省内第一大河。亚热带湿润区。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输出省。汞产量全国第一。中国炼铝工业和磷矿石开采基地之一。烤烟以质优著称。

广东省

拼音:ɡuǎnɡ dōnɡ shěnɡ 首字母大写:GDS五笔:oy ai ith 广东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别称“粤”。在中国南部、南岭以南,临南海。面积1779万平方千米。人口6788万(1995年)。明代置广东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广东省。省会广州。多山地丘陵,平原较少。主要河流珠江,入海处冲积成珠江三角洲。海岸曲折。绝大部分为亚热带湿润区。外向型经济发达。家用电器和制糖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中国稻米、甘蔗、花生、桑蚕茧等农产品及水果和水产品重要产区。创汇农业较重要。

理问

拼音:lǐ wèn 首字母大写:LW五笔:gj uk 理问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审理,讯问。 2.官名。元行省有理问所,置理问﹑副理问等官;明清时为布政使司直属官员之一。掌勘核刑名。

两台

拼音:liǎnɡ tái 首字母大写:LT五笔:gmww ck 两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唐武则天时肃政台(即御史台)的左右两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职官.两台》。 2.藩台和臬台的合称。指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南书房

拼音:nán shū fánɡ 首字母大写:NSF五笔:fm nnh yny 南书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在北京故宫干清宫西南隅,本清康熙帝早年读书处。后选调翰林或翰林出身之官员到里面当值,除应制撰写文字外,并遵照皇帝旨意起草诏令,一度成为发布政令的地方。雍正间军机处成立后,即专司文词书画之事。

山东

拼音:shān dōnɡ 首字母大写:SD五笔:mmm ai 山东的同义词反义词
1.山的东坡。参见"山西"。 2.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 3.称太行山以东地区。 4.汉时称古齐鲁地区。 5.省名。因在太行山以东,故称。唐属河南河北道,宋属京东路,金改京东路为山东路,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至今相沿称山东省。

少参

拼音:shǎo cān 首字母大写:SC五笔:it cd 少参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代于各布政使下置参政﹑参议﹐时称参政为大参﹐参议为少参。明吴国伦有《送徐行父少参赴关内》诗。

岑春煊(1861-1933)

拼音:cén chūn xuān (1861-1933)首字母大写:CCX(1861-1933)五笔:mwyn dwj opg (1861-1933) 岑春煊(1861-1933)的同义词反义词
广西西林人。曾任甘肃布政使。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率兵护送慈禧太后至西安,升陕西巡抚。后历任四川、两广、云贵总督,镇压反清斗争。民国成立后,任福建宣慰使、汉粤川铁路总办。1916年参加护国运动,任军务院副抚军长。1918年参加护法军政府,排挤孙中山,自任主席总裁。1920年被粤军驱逐。

参议

拼音:cān yì 首字母大写:CY五笔:cd yyr 参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参与谋议。 2.官名。金军中﹑元明中书省属官,明布政司﹑通政司,清各部,民国初高级军事机关,均置"参议"。

藩伯

拼音:fān bó 首字母大写:FB五笔:aitl wrg 藩伯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诸侯中的领袖。 2.明清时指布政使。
12345 共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