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拼音:hé nán shěnɡ 首字母大写:HNS五笔:isk fm ith 河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别称“豫”。在中国中部、黄河中游。面积167万平方千米。人口9108万(1995年)。明代置河南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河南省。省会郑州。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为华北平原。大部为暖温带半湿润区。工业较发达。主要有机械、煤炭、石油和纺织等部门。中国重要的产煤省和煤炭输出省。小麦、棉花、花生、芝麻、烤烟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倪嗣冲(1868-1924)

拼音:ní sì chōnɡ (1868-1924)首字母大写:NSC(1868-1924)五笔:weq kma ukh (1868-1924) 倪嗣冲(1868-1924)的同义词反义词
皖系军阀。安徽阜阳人。清末曾任河南布政使帮办军务。1913年任安徽都督,支持袁世凯称帝。袁死后投靠段祺瑞。1917年支持段解散国会,为“督军团”倡乱的祸首。后又出兵拥护段祺瑞实行武力统一。1920年,皖系战败后被解职。

山东

拼音:shān dōnɡ 首字母大写:SD五笔:mmm ai 山东的同义词反义词
1.山的东坡。参见"山西"。 2.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 3.称太行山以东地区。 4.汉时称古齐鲁地区。 5.省名。因在太行山以东,故称。唐属河南河北道,宋属京东路,金改京东路为山东路,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至今相沿称山东省。

青阳

拼音:qīnɡ yánɡ 首字母大写:QY五笔:gef bj 青阳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春天。 2.明堂名。明堂有五室﹐位于左面东方的叫青阳﹐为帝王祭祀﹑布政之所。 3.犹清扬﹐谓眉目清秀。 4.指青春年少的面容。 5.古代春天郊祀歌名。 6.传说中黄帝二十五子之一﹐与夷鼓同为己姓。 7.地名。在今安徽省青阳县。汉为泾县地。唐置青阳县﹐以其地在青山之阳而得名。明清属安徽池州府。

三大宪

拼音:sān dà xiàn 首字母大写:SDX五笔:dg dd ptf 三大宪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地方官员对抚台(巡抚)﹑藩台(布政使)﹑臬台(提刑按察使)的合称。

少参

拼音:shǎo cān 首字母大写:SC五笔:it cd 少参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代于各布政使下置参政﹑参议﹐时称参政为大参﹐参议为少参。明吴国伦有《送徐行父少参赴关内》诗。

印官

拼音:yìn ɡuān 首字母大写:YG五笔:qgb pn 印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制度,从布政使到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官皆用正方印,故称"正印官"或"印官"。其他临时差委以及非正规系统官员,则用长方印。

浙江省

拼音:zhè jiānɡ shěnɡ 首字母大写:ZJS五笔:irr ia ith 浙江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浙”。在中国东南部,临东海。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人口4369万(1995年)。明代置浙江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浙江省。省会杭州。大部为丘陵、山地,北部和沿海有平原。中国岛屿最多的省区。主要河流有钱塘江。亚热带湿润区。经济发达。主要有纺织、机械等工业,丝绸工业驰名中外。茶叶和毛竹产量均为全国第一,柑橘、桑蚕茧产量居全国前列。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都很发达。

颁政

拼音:bān zhènɡ 首字母大写:BZ五笔:wvd ght 颁政的同义词反义词
1.颁布政令。

班政

拼音:bān zhènɡ 首字母大写:BZ五笔:gyt ght 班政的同义词反义词
1.颁布政令。
12345 共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