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舞

杵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chǔ wǔ也称“杵乐”。高山族民间传统舞蹈。流行于台湾省日月潭高山族地区。舞者均为女子,三五成群,环绕臼石,双手持一根一人高长杵,上下有节奏地撞击,作舂米状,随之边歌边舞,表现出劳动生活的愉悦。

枢密院

枢密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mì yuàn官署名。五代后梁时设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掌军事机要、边防等,为最高国务机关之一。辽代设北枢密院,相当于兵部;南枢密院,相当于吏部;汉人枢密院,管理汉族地区兵马。元代枢密院掌军机、边防、宫廷禁卫等,战时设行枢密院,掌一方军政。明代废止。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zú qū/ōu yù zì zhì我国少数民族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制度。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汉地

汉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dì/de1.犹汉土。指我国汉族地区。

法锦

法锦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jǐn1.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的一种丝织品。

流官

流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guān1.明清时朝廷派遣到川滇黔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官。因其有一定任期,非世袭,非土著,有流动性,故称。

浴佛节

浴佛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fó jié中国佛教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传说释迦牟尼降生时,有九条龙口吐香水洗浴佛身。汉族地区以夏历四月初八日为佛诞日,这一天,佛寺举行诵经,并用各种名香浸水,灌洗释迦太子的诞生像。

版屋

版屋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n wū1.用木板建造的房屋。晋左思《三都赋》序:"见'在其版屋'﹐则知秦野西戎之宅。"《诗.秦风.小戎》作"板屋"。以板为屋﹐为我国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习尚。因亦借指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2.指简陋住宅。亦用作谦词﹐犹茅舍。

羌笛

羌笛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g dí羌族民间吹奏乐器。流传于四川羌族地区。古老的六声阶双管竖笛。据传为秦汉古羌人发明,故名。初用羊腿骨或鸟骨制成。今用当地油竹制成,方筷形,长约15~20厘米,粗如小指,两管并列,以细线绑紧,竹簧插于管头。

跳脚舞

跳脚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ào/táo jiǎo/jué wǔ1.彝族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的彝族地区。舞者一般为双数,拉手成圈,左右移动。主要是脚部动作。动作激烈,情绪奔放。也叫打跳﹑对脚舞。
12345 共7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