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友人过野寺

朝代:作者: 陈维崧 体裁: 好事近

春水碧于天,还与晴山赊翠。

历历几家烟店,缀山边水次。

莺声唤我过溪桥,扑帽暖香坠。

风弄杏花低处,露前村野寺。

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

朝代:作者: 陈维崧 体裁: 沁园春

登尉缭台,上三垂岗,伤如之何!

忆谈兵说剑,才情磊落;

投秦去魏,意气嵯峨。

我到中原,重寻旧迹,牧笛球风起夜波。

谁相问,纵残碑尚在,一半销磨。

短衣匹马经过,叹禊日难逢晋永和。

正水边柳眼,斜窥芳岸;

风前燕尾,乱剪晴莎。

异国风光,中年意味,写上乌丝感慨多。

休凭吊,西湔裙挑菜,士女娑拖。

伯成先生席上赋赠韩修龄(韩,关中人,圣秋

朝代:作者: 陈维崧 体裁: 贺新郎

月上梨花午。

恰重逢、江潭旧识,喁喁尔汝。

绛烛两行浑不夜,添上三通画鼓。

说不尽、残唐西楚。

话到英雄儿女恨,绿牙屏惊醒红鹦鹉。

雕笼内,泪如雨。

一般怀抱君犹苦。

家本在、扶风周至,五陵佳处。

汉阙唐陵回首望,渭水无情东去。

剩短蜡、声声诉与。

绣岭宫前花似雪,正秦川公子迷归路。

重酌酒,尽君语。

注释原题:伯成先生席上赋赠韩修龄(韩,关中人,圣秋舍人小阮,流浪东吴,善说平话。

夜宿翁村时方刈稻苦雨不绝词纪田家语

朝代:作者: 陈维崧 体裁: 金浮图

为君诉。

今年东作,满目西畴,尽成北渚。

雨翻盆势欲浮城去。

香稻波飘,都作沈湘角黍。

咽泪频呼儿女,瓮头剩粒,为君殷勤煮。

话难住。

茅檐点滴,短檠青荧,床上无干处。

雨声乍续啼声断,又被啼声,剪了半村雨。

摇手亟谢田翁,一曲淋漓,不抵卿言苦。

二月十一日夜风月甚佳过水绘园听诸郎弦管灯

朝代:作者: 陈维崧 体裁: 八归

弹地弦清,飘来笛脆,曲室诸郎歌管。

他乡风月佳无比,只是中年以后,心情顿懒。

遥忆故园妆楼上,镇玉臂云鬟凄断。

伤心处,何事尊前,一声河满。

却是绛河欲没,珠绳乍转。

画角谯楼哀怨。

旧事如尘,新愁似梦,可惜一场分散。

奈天涯滋味,瞒不过、南归鱼雁。

吮霜毫、才提还倦。

莫虑春寒,罗衾红泪暖。

注释原题:二月十一日夜风月甚佳过水绘园听诸郎弦管灯下因遣家信凄然不成一字赋此以寄闺人

五人之墓

朝代:作者: 陈维崧 体裁: 贺新郎

古碣穿云罅。

记当日、黄门诏狱,群贤就鮓。

激起金阊十万户,白棓霜戈激射。

风雨骤、冷光高下。

慷慨吴儿偏嗜义,便提烹、谈笑何曾怕。

抉吾目,胥门挂。

铜仙有泪如铅泻。

怅千秋、唐陵汉隧,荒寒难画。

此处丰碑长屹立,苔绣坟前羊马。

敢轻易、霆轰电打?

多少道旁卿与相,对屠沽、不愧谁人者?

野香发,暗狼籍。

作家书竟题范龙仙书斋壁上芦雁图

朝代:作者: 陈维崧 体裁: 贺新郎

漏悄裁书罢。

绕廊行,偶然瞥见,壁间古画。

一派芦花江岸上,白雁濛濛欲下。

有立且、飞而鸣者。

万里重关归梦杳,拍寒汀、絮尽伤心话。

捱不了,凄凉夜。

城头戍鼓刚三打。

正四壁、人声都静,月华如泻。

再向丹青移烛认,水墨阴阴入化。

恍嘹唳、枕棱窗罅。

曾在孤舟逢此景,便书画相对心犹怕。

君莫向,高斋挂。

偶忆

朝代:作者: 陈维崧 体裁: 喝火令

架上红鹦鹉,帘边玉辟邪。

兜娘懒上卓金车。

倭堕一窝浓绿未成鸦。

娆我春吹笛,邀人夜斗茶。

而今庭院隔天涯。

记得沿街一树粉梨花,记得花阴微露几扇绿窗纱。

冬夜不寐写怀,用稼轩、同父倡和韵

朝代:作者: 陈维崧 体裁: 贺新郎

已矣何须说!

笑乐安、彦升儿子,寒天衣葛。

百结千丝穿已破,磨尽炎风腊雪。

看种种、是余之发。

半世琵琶知者少,枉教人、斜抱胸前月。

羞再挟,王门瑟。

黄皮裤褶军装别。

出萧关、边笳夜起,黄云四合。

直向李陵台畔望,多少如霜战骨。

陇头水、助人愁绝。

此意尽豪哪易遂?

学龙吟、屈煞床头铁。

风正吼,烛花裂。

冬夜不寐

朝代:作者: 陈维崧 体裁: 踏莎行

旧恨如丝,新寒似水,两般都着人心里。

五更刁斗汴梁城,一天风雪成皋垒。

古寺钟声,邻墙月死,枕头欹遍如何是。

半生孤愤酒难浇,挑灯且读韩非子。

12345 共1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