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折岭望黄山

朝代:作者: 董法海

回头三折望黄山,客路匆匆山自闲。

寄语芙蓉峰六六,相思都在白云间。

三月初八日幸圆明园

朝代:作者: 乾隆 体裁: 七律

秉时御气暮春初,灵沼灵台艳裔舒。

似毯绿茵承步辇,含胎红杏倚玫除。

下空回雁无忧弋,画水文鳞底用渔。

满眼韶光如有待,东风着意为吹嘘。

三月十九日作

朝代:作者: 方文 体裁: 七律

野老难忘故国恩,年年恸哭向江门。

南徐郭外三停棹,北固山头独怆魂。

流水滔滔何日返,遗民落落几人存。

钱生未死重相见,双袖龙钟尽血痕。

注释注释:1669年作

三月十九日作

朝代:作者: 方文 体裁: 七律

年年今日强登高,独立南峰北向号。

漫野玄云天色晦,美人黄土我心劳。

虚疑杨柳牵愁绪,不忍沧浪鉴鬓毛。

前辈有谁同此恨,雪庵和尚读离骚。

三湘棹歌资湘

朝代:作者: 魏源

溪行欲尽竹不已,苍雪纷纷化流水。

船尾甫出碧玉湾,船头不见白云起。

艤船斩竹撑竹篙,篙声响应空谷号。

舟底水将石作骨,江边山以石为毛。

滩声渐急篙渐近,知有截溪渔簖近。

渔翁晒网鹭晒翅,一潭竹影涵鱼影。

注释原序: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

故有“三湘”之名。

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

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

见《宝庆府志》。

《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更多

三闾祠

朝代:作者: 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

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下相极东庵读同年北使时诗卷

朝代:作者: 吴伟业 体裁: 七绝

兰若停骖洒墨成,过河持节事分明。

上林飞雁无还表,头白山僧话子卿。

与冢妇朱柔则

朝代:作者: 紫静仪

深闺白日静,熏香垂罗帱。

病起罢膏沐,淡若明河秋。

自汝入家门,操作苦不休。

萍藻既鲜洁,牖户还绸缪。

丈夫志四方,钱刀非所求。

惜哉时未遇,林下聊优游。

相对理琴瑟,逸响随风流。

潜龙慎勿用,牝鸡乃遗羞。

寄言闺中子,柔顺其无忧。

丑奴儿慢·春日

朝代:作者: 黄景仁

日日登楼,一日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

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

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

徘徊花下,分明记得,三五年时。

是何人。

挑将竹泪,黏上空枝。

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

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

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觑著......更多

丙寅元日

朝代:作者: 李沂 体裁: 七律

老屋河干渐不支,年来河伯故相欺。

颓檐缺壁还风雪,浊酒辛盘自岁时。

浪把一生供敝帚,独留双眼看残棋。

阳回少慰幽人意,检点梅花放几枝。

678910 共22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