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棹歌之三十三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宣公桥南画鼓挝,酒船风幔拄鸦叉。 碧山银碗劝郎醉,棹入南湖秋月斜。注释注:陆宣公桥在城东。朱碧山元时嘉禾银工。宋闻人滋《南湖草堂记》:“檇李,泽国也,东南皆陂湖,而南湖尤大。”宣公桥在嘉兴市区中山桥与七一桥之间。 鸳鸯湖棹歌之三十九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戗金砚匣衍波笺,日坐春风小阁前。 镂管簪花书小字,把郎诗学鲁?编。注释注:战,去声。斜塘杨汇髹工戗金戗银法,以黑漆为地,针刻 山水、树石、花竹、翎毛、亭台、屋宇、人物,调雌黄韶粉以金 银箔傅之。见陶宗仪《辍耕录》。杜诗编年自禾人鲁訔始。 鸳鸯湖棹歌之三十二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踠地垂杨絮未飘,兰舟上巳祓除遥。射襄城北南风起,直到吴江第四桥。 注释注:城北王江泾有射襄桥,俗讹为寿香桥,即射襄城故址。 鸳鸯湖棹歌之三十五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画眉墨是沈珪丸,水滴蟾蜍砚未干。休恨图经山色少,与郎终日远峰看。注释注释:注:沈珪,禾人,善制墨。谚云:沈珪对胶,十年如石。载何为薳《春渚纪闻》。郡城四望无山,宋郑毅夫月波楼诗:“野色更无山隔断”是也。禾人:嘉兴人。 鸳鸯湖棹歌之三十八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小舫中流播燕梢,一螺青水练塘坳。 随郎尽日盐官去,莫漫将侬半逻抛。注释注:燕梢,小船名。长水东有练浦,一螺青,浦水名。刘长卿诗:“半逻莺满树”。今讹为半路。一螺青:现郊区蚂桥乡三星桥村有一螺青自然村。 鸳鸯湖棹歌之三十六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三姑庙南豆叶黄,马王塘北稻花香。秋衣薄处宜思妾,春酒熟时须饷郎。注释注:三姑事见《括异志》,今长水有庙。马王塘在其北。三姑庙:在今嘉兴市郊区王店乡宝华村,庙已废,地名尚存。 鸳鸯湖棹歌之三十四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木犀花落捣成泥,霜后新橙配作齑。犹恐夜深妨酒渴,教添玉乳御儿梨。 鸳鸯湖棹歌之三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春城处处起吴歌,夹岸疏帘影翠娥。一叶舟穿妆阁底,倾脂河畔落花多。注释注释:倾脂河在楞严寺东,人家多跨水为阁。 鸳鸯湖棹歌之九十一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江市鱼同海市鲜,南湖菱胜北湖偏。四更枕上歌声起,泊遍冬瓜堰外船。注释注:唐张祜曾领嘉兴冬瓜堰税。 鸳鸯湖棹歌之九十三 朝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体裁: 七绝 百步桥南解缆初,香醪五木隔年储,不须合路寻鱼鲊,但向分湖问蟹胥。注释注:去郡城东北三里有百步桥。马永卿《懒真子》:苏秀道中有地名“五水”,出佳酒。陆游日记:合路卖鲊者甚众。《一统志》:分湖产蟹。 1112131415 共2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