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廿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得宣命诣朝可庵有诗

朝代:作者: 方逢振

雪棹殷勤泛剡溪,吟香为拂案头埃。

老躯久已乞骸去,瘦骨应难入画来。

但愿东皇怜病瘦,早从西华觅云台。

当年自是渠无分,明主何曾弃不才。

注释原题:至元廿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得宣命诣朝可庵有诗不敢当次韵以谢

茶具一贽鲜于伯机

朝代:作者: 方逢振

惠山天下第一泉,阳羡百草不敢先。

二绝独与端石便,不受翠铁黄金煎。

古来风韵擅玉川,日高丈五犹打眠。

山中旧事今不然,石铫不在坡炉砖。

柏机卓荦美少年,好官不做自取廉。

床头月俸无一钱,手续陆羽经二篇。

我有片石出古端,斤师斩成无脚铛。

为君置之书几边,自汲活水烹新烟。

不待七碗肌骨仙,飞去玉皇香案。

天人以高高望眼穿,百姓堕落深深渊,无人敢说江南天。

贺蛟峰先生得孙

朝代:作者: 方逢振

翁年六十九,大郎才得孙。

五行不孤亢,停当乾与坤。

于焉观于穆,孝悌天已根。

贤愚一任汝,鞠育推予恩。

我观人祖心,恨不见曾元。

曾元日以远,多至昧厥源。

惟有眉山家,颍弟坡为昆。

庆图挂高堂,幼幼而尊尊。

代昌贤才出,根硕枝叶烦。

愿是我家儿,庶几大吾门。

赠山屋相士

朝代:作者: 方逢振

圆颅方趾具仁端,性体曲来只一般。

若见里头腔子黑,相书已作死人看。

赠相士叶秋月

朝代:作者: 方逢振

麻衣道眼明如月,学士神仙带不来。

天上贵人若相同,只消三字画炉灰

风潭精舍月夜偶成

朝代:作者: 方逢振

茅屋三间一坞云,此窝真是足养吾神。

不知逐鹿断蛇手,但见落花啼鸟春。

石几梅瓶添水活,地炉茶鼎煮泉新。

古今天地何穷尽,愧我其间作散人。

峡中和卜彦才韵

朝代:作者: 方逢振

尹躬乐不在耕莘,乐在明明以及民。

贪看回头多应错,偶闻变色始知真。

圣贤气象心为大,天地根萌人是仁。

认著濂溪窗草意,自家胸次一般春。

峡塾讲中庸第二章诗

朝代:作者: 方逢振

滔滔逝者若斯夫,不有耆儒孰共扶。

昭揭五条皆达道,由来一本不殊途。

圣贤奥义难穷尽,老笔名言妙写模。

我欲研硃同点易,先生肯位此中无。

江湖稳处

朝代:作者: 方逢振

此舟无物本来虚,万斛清香只有诗。

昨夜潮头高几丈,老僧睡著不曾知。

送侄隆吉作遂安教谕

朝代:作者: 方逢振

旧时州置文学掾,南宫集英大学选。

英雄壮志必此争。

饭囊郡庠奴隶县。

今时学籍难登天,青山**老天厌。

蚁旋驴磨犹自痴,不释不玄良觉窘。

南州谕缺数百员,得即忻忻不得愠。

他年正录繇此迁,视博士员居四紧。

博士以上梯级危,仕至泮宫鑽天令。

小阮胆大志复狂,拔起泥中尤自奋。

不顾在列嘲好为,滥取皋此得家便。

天上知心爱屋乌,尚觉知心相勉劝。

弘文弟子需补员,径合翰林集贤院。

我欲劝子入翰林,却恐远嫁难为情。

12 共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