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晋卿题李伯时画马

朝代:作者: 苏轼

督邮有良马,不为君所奇。

顾收纸上影,骏骨何由归。

一朝见萦策,蚁封惊肉飞。

岂惟马不遇,人已半生痴。

出处苏轼诗集 卷十七

和蒋发运

朝代:作者: 苏轼

夜语翻千偈,书来又一言。

此身真佛祖,何处不羲轩。

船稳江吹坐,楼空月入樽。

遥知思我处,醉墨在颓垣。

出处苏轼诗集 卷十六

和陶拟古九首

朝代:作者: 苏轼

佛法行中原,儒者耻论兹。

功施冥冥中,亦何负当时。

此方旧杂染,浑浑无名缁。

治生守家世,坐使斯人疑。

未知酒肉非,能与生死辞。

炽哉吴闽间,佛事不可思。

生子多颖悟,德报岂吾欺。

时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谁为邑中豪,勤诵我此诗。

和陶饮酒二十首

朝代:作者: 苏轼

盖公偶谈道,齐相独识真。

颓然不事事,客至先饮醇。

当时刘项罢,四海疮痍新。

三杯洗战国,一斗消强秦。

寂寞千载後,阳公嗣前尘。

醉卧客怀中,言笑徒多勤。

我时阅旧史,独与三人亲。

未暇餐脱粟,苦心学平津。

草书亦何用,醉墨淋衣巾。

一挥三十幅,持去听坐人。

和陶饮酒二十首

朝代:作者: 苏轼

顷者大雪年,海派翻玉英。

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

床头有败榼,孤坐时一倾。

未能平体粟,且复浇肠鸣。

脱衣裹冻酒,每醉念此生。

夜行观星

朝代:作者: 苏轼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

世俗强指摘,一一立名字。

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

天亦岂有之,无乃遂自谓。

迫观知何如,远想偶有以。

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

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十七

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

朝代:作者: 苏轼

我在黄楼上,欲作黄楼诗。

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

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

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

我诗无杰句,万景骄莫随。

夫子独何妙,雨雹散雷椎。

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

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

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厘。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出处苏轼诗集 卷十

如梦令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手种堂前桃李。

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

居士。

莫望小桥流水。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子由在筠作《东轩记》,或戏之为东轩长老。

朝代:作者: 苏轼

大士何曾有生死,小儒底处觅穷通。

偶留一吷千山上,散作人间万窍风。

注释原题:子由在筠作《东轩记》,或戏之为东轩长老。

其婿曹焕往筠,余作一绝句送曹以戏子由。

曹过庐山,以示圆通慎长老。

慎欣然亦作一绝,送客出门,归入室,趺坐化去。

子由闻之,乃作二绝,一以答余,一以答慎。

明年余过圆通,始得其详。

乃追次慎韵。

定风波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注释:原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更多

678910 共34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