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
仁政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zhèng先秦时孟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强调以仁义道德原则作为统治施政的根据。要求统治者用道德来感化人民,并适当改善其生活,以得民心,统治天下。具体内容包括给农民以固定的土地,减轻赋税,设立学校,提倡孝悌等。这一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与民偕乐
与民偕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 mín xié lè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在宥
在宥的同义词反义词
zài yòu1.《庄子.在宥》:"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郭象注:"宥使自在则治,治之则乱也。"成玄英疏:"宥,宽也。在,自在也……《寓言》云,闻诸贤圣任物自在宽宥,即天下清谧。"后因以"在宥"指任物自在,无为而化。多用以赞美帝王的"仁政"﹑"德化"。
奉扬仁风
奉扬仁风的同义词反义词
fèng yáng rén fēng奉扬:颂扬;仁风:施行仁政如同风行。旧时用作颂扬德政。
孟子
三面网
三面网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miàn wǎng1.《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遂以"网开三面"为宽刑和施行仁政之典实。
儒家
儒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rú jiā/gū/jie1.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 2.指读书人家。
发政施仁
发政施仁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 zhèng shī rén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归仁
归仁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ī rén1.归附仁德仁政。
得輶如毛
得輶如毛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 yóu rú máo輶:轻。德行轻得如同羽毛一般。指实行仁政并不困难,而在于其是否有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