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
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注释鹤注此是广德元年十一月公在阆州作。
阆居巴子之国,故曰巴山。
巴山遇中使,云自陕城来①。
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②。
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③。
(此章,在巴山而慨朝事也。
上四忧在君上,下四责及人臣。
盗贼二句,述中使之言。
顾注甘棠树、望仙台,俱属陕州近境,时天子在陕,故有天寒地阔之感。
吐蕃入寇,征兵不应,官吏奔散。
曰群臣安在,讥文官不能扈从,武将不能御敌也。
①《唐书》:陕州陕县有陕城宫。
《水经》:河水又西径陕县故城南。
注: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
《括地志》:邵伯庙在洛州寿安县西北五里,有棠在九曲城东阜上。
《九域志》:邵伯甘棠树在陕州府署西南隅。
②《三辅黄图》:望仙台,汉武帝所建,在华州华阴县。
《长安志》:望仙台,在鄠县西三十里。
狼狈,注见前。
③阮籍诗:“梁王安在哉。
”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34_22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03527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