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 其四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注释其四(1)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2)。

试携子侄辈,披棒步荒墟(3)。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4)。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5)。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6)?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余(7)。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8)!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9)。

〔注释〕(1)这首诗通过描写游历废墟以及同采薪者之间的对答,表达了诗人不胜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

其中流露出的感伤情怀,虽不免消极悲观,但这正是诗人内心痛苦的反映。

(2)去:离开。

山泽:山川湖泽。

浪莽:放纵不拘之意。

(3)试:姑且。

披:分开。

拨开。

榛(zhen 针):树丛。

荒墟:荒废的村落。

(4)丘陇:这里指坟墓。

依依:隐约可辨的样子。

(5)残朽株;

指残存的枯木朽株。

(6)借问:请问。

采薪者:砍柴的人。

此人:这些人,指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人。

焉:何,哪里。

如:往。

(7)殁(mo 末):死。

(8)一世异朝市:意思是说,经过三十年的变迁,朝市已面目全非,变化很大。

这是当时的一句成语。

一世:三十年。

朝市:朝廷和集市,指公众聚集的地方。

(9)幻化:指人生变化无常。

《列子?周穆王》:“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

? .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

”空无:灭绝。

郗超《奉法要》:“一切万有归于无,谓之为空。

”〔译文〕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

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

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于朽株。

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

”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

”“三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难免抿灭空无。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0718647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