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注释注释: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贬谪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
当年八月,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
相同的命运把两颗心连得更紧。
元稹的谪居生涯是很凄苦的。
他于闰六月到达通州后,就害了一场疟疾,差一点病死。
瘴乡独处,意绪消沉,千里之外,唯有好朋友白居易与他互通音问。
他后来写的长诗《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的序言中,追述了通州期间与白居易的唱酬来往。
序文最后说:“通之人莫可与言诗者,唯妻淑在旁知状。
”所谓“知状”,指知道他与白氏诗信往返,互相关切的情状。
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这首诗,很有帮助。
这是一首构思奇特的小诗。
题目是《得乐天书》,按说,内容当然离不开信中所言及读信所感。
但诗里所描绘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接信时一家人凄凄惶惶的场面。
诗的第一句“远信入门先有泪”,是说,诗人接了乐天的江州来信,读完后泪流满面。
第二句笔锋一转,从妻女的反应上着笔:“妻惊女哭问何如。
”诗人手持远信,流着泪走回内室,引起了妻儿们的惊疑:接到了谁的来信,引起他如此伤心?
这封信究竟带来了什么噩耗?
妻女由于困惑,发而为“惊”、为“哭”、为“问”。
可她们问来问去,并没有问出个究竟。
因为,诗人这时已经伤心得不能说话了。
于是,她们只好窃窃私语,猜测起来:自从来到通州,从没见什么事使他如此激动,也从未见谁的一封来信会引得他如此伤心。
够得上他如此关心的人只有一个──白乐天!
今儿这封信,八成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的了。
小诗向来以直接抒情见长,几句话很难写出什么情节、场面。
元稹这首小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写出了场面、情节,却不直接抒情。
他在四行诗里,画出了“妻惊女哭”的场景,描绘了“问何如”的人物对话,刻画出了“寻常不省曾如此”的心理活动,而诗人万端感慨,却只凝铸在“先有泪”三字中,此外再不多说。
全诗以素描塑造形象,从形象中见深情,句句是常语,却句句是奇语。
刘熙载《艺概》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
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
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
”其实,用常得奇者,岂止白香山为然,香山的好友元微之,早就越过这道“重关”了。
(赖汉屏)出处全唐诗:卷415-13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0830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