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陈陶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乐府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释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

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

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诗即为这次战事而作。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

杜甫是怎样写的呢?

他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

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

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

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

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

至于下面“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

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象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

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

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

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 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

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

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从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余恕诚)-------------------------------------------《唐书》:至德元载十月,房琯自请讨贼,分军为三:杨希文将南军,自宜寿入;

刘哲将中军,自武功入;

李光进将北军,自奉天入;

琯自将中军,为前锋。

辛丑,中军北军遇贼于陈涛斜,接战,败绩。

癸卯,琯自以南军战,又败。

《通鉴注》:陈陶斜在咸阳县东。

斜者山泽之名,故又曰陈陶泽。

孟冬十郡良家子①,血作陈陶泽中野旷天清无战声②,四万义军同日死③。

群胡归来雪洗箭④,仍唱夷歌饮都市⑤。

都人回面向北啼⑥,日夜更望官军至⑦。

(一云前后官军苦如此。

陈涛,伤主帅之轻敌也。

贼势方张,而驱民猝斗,致四万义军,没于一战,所谓将不知兵,以卒与敌也。

幸而唐德在人,倾都系望,此国祚终赖之以恢复欤。

曰野无战声,见不战而自溃也。

)①《汉书·赵充国传》: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

②谢灵运诗:“野旷沙岸静。

”皇娥歌:“天清地旷浩茫茫。

”《国语》:夜闻战鼓之声。

”③《晋书·桓玄传》:“义军乘风纵火,尽锐争先。

”同日死,乃十月二十一日辛丑也。

《唐书》:时琯效古法用车战,贼顺风纵火焚之,人畜大乱,官军死伤者四万余人。

刘琨表:“群胡数万,周匝四山。

”④雪洗,雪拭也。

赵注谓洗箭上之血。

《杜臆》谓用血水以洗箭,不如依旧本作雪洗箭,语较平顺。

⑤《蜀都赋》:“夷歌成章。

”桓谭《新论》:“布之都市。

”⑥《西都赋》:“都人士女。

”《邹阳传》:“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

”大茅君书:“一切向北。

”《通鉴》:禄山闻向日百姓乘乱,多盗库物,既得长安,命大索三日,并其私财尽掠之。

民间骚然,益思唐室。

相传太子北收兵,来取长安,日夜望之。

或时相惊曰:“太子大军至矣。

”则皆走,市里为空。

贼望见北方尘起,辄惊欲走。

⑦《汉·高帝纪》:“日夜望将军到,岂敢反耶。

”《晋,安帝纪》:东土遭乱,企望官军之至。

卢元昌曰:当时乘舆未定,大兵未集,仓卒举事,原非胜算。

至德二载春,上曰:“大众已集,庸调已至,当乘兵锋,捣其腹心。

”李泌尚以两京未可取,当先取范阳。

琯于此时,遂欲恢复两京,亦志大虑疏矣。

葛常之《诗话》:《陈陶》诗,志房琯之败也。

张无尽《孤愤吟》云:“房琯未相日,所谈皆皋夔。

一朝陈陶下,覆没十万师。

中原已纷溃,老杜尚嗟咨。

”盖为琯罢相时杜上疏力救而发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16_43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1219042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