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弄猴人赐朱绂

朝代:作者: 罗隐 体裁: 七绝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注释注释:“弄猴人”是驯养猴子的杂技艺人。

据《幕府燕闲录》载,黄巢起义爆发,唐昭宗逃难,随驾的伎艺人只有一个耍猴的。

这猴子驯养得很好,居然能跟皇帝随朝站班。

唐昭宗很高兴,便赏赐耍猴的五品官职,身穿红袍,就是“赐朱绂”,并给以称号叫“孙供奉”。

“孙”不是这个人的姓,而是“猢狲”的“狲”字谐音,意谓以驯猴供奉御用的官。

罗隐这首诗,就是有感此事而作,故题曰《感弄猴人赐朱绂》。

昭宗赏赐孙供奉官职这件事本身就很荒唐无聊,说明这个大唐帝国的末代皇帝昏庸已极,亡国之祸临头,不急于求人才,谋国事,仍在赏猴戏,图享乐。

对罗隐来说,这件事却是一种辛辣的讽刺。

他寒窗十年,读书赴考,十试不中,依旧布衣。

与孙供奉的宠遇相比,他不免刺痛于心,于是写这首诗,用自己和孙供奉的不同遭遇作鲜明对比,以自我讽嘲的方式发感慨,泄愤懑,揭露抨击皇帝的昏庸荒诞。

诗的前二句概括诗人仕途不遇的辛酸经历,嘲笑自己执迷不悟。

他十多年来一直应进士举,辛辛苦苦远离家乡,进京赶考,但一次也没有考中,一个官职也没有得到。

“五湖烟月”是指诗人的家乡风光,他是余杭(今属浙江)人,所以举“五湖”概称。

“奈相违”是说为了赶考,只得离开美丽的家乡。

反过来说,倘使不赶考,他就可在家乡过安逸日子。

所以这里有感慨、怨恨和悔悟。

后二句便对唐昭宗赏赐孙供奉官位事发感慨,自嘲不如一个耍猴的,讥刺皇帝只要取乐的弄人,抛弃才人志士。

“一笑君王便着绯”,既痛刺唐昭宗的症结,也刺痛自己的心事:昏君不可救药,国亡无可挽回,有许多忧愤在言外。

显然,这是一首嘻笑怒骂的讽刺诗。

诗人故意把辛酸当笑料,将荒诞作正经,以放肆嘻笑进行辛辣嘲骂。

他虽然写的是自己的失意遭遇,但具有一定典型意义;

虽然取笑一件荒唐事,但主题思想是严肃的,诗人心情是郁愤的。

(倪其心)出处全唐诗:卷665-65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1328911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