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作花卿歌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乐府

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

用如快鹘风火生,见贼唯多身始轻。

绵州副使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

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

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

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

注释鹤注此当是上元二年作。

卢注公为此歌,本称述花卿,题曰戏作,有讽意焉。

《旧唐书·肃宗纪》:上元二年四月,梓州刺史段子璋反,袭东川节度使李负于绵州,自称梁王,改元黄龙,以绵州为黄龙府,置百官。

五月,成都尹崔光远率将花惊定攻拔绵州,斩子璋。

《高适传》:西川牙将花惊定,恃勇,既诛子璋,大掠东蜀。

天子怒光远不能戢军,乃罢之成都猛将有花卿①,学语小儿知姓名②。

用如快鹘风火生③,见贼惟多身始轻。

绵州副使著柘黄④,我卿扫除即日平⑤。

(此言勇猛剽悍,所以平贼有功。

)。

①《抱朴子》:“猛将难御,而可以折冲拓境。

”②《南史》:齐桓康王,随武帝起兵,摧坚陷阵,膂力绝人。

所过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

③《世说》:曹景宗谓所亲曰:“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麞数肋射之,觉耳后风生,鼻头火出,此乐使人忘死。

”④朱注子璋,《新书》作节度兵马使,《旧书》、《通鉴》作梓州刺史,此诗又云绵州副使,盖以梓州刺史领副使时,据绵州反,遂称绵州副使耳。

《唐书》:绵州巴西郡,属剑南东道,本金山郡。

天宝元年更名。

《唐六典》:诸军各置节度使一人,五千人以上置副使一人。

又:隋文帝著柘黄袍、中带听朝。

⑤汉陈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

”子璋髑髅血模糊①,手提掷还崔大夫②。

李侯重有此节度③,人道我卿绝世无④。

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东都⑤。

(此见平贼之后,不当留蜀滋乱。

梓州作乱者,段子璋也。

绵州奔窜者,李矣也。

成都举兵者,崔光远也。

斩段授崔而安李者,花惊定也。

一事而三善备,故曰绝世无。

此诗两韵分截。

前段庚阳通协,本于古韵。

)①曹植《髑髅说》:“顾见髑髅,块然独居。

”②王洙曰:崔大夫,谓光远。

手提掷还,谓归功于主将。

③朱注李矣初出奔成都,后夏镇东川,故曰“重有此节度”。

④晋《白石郎曲》:“郎艳独,绝世无。

”⑤上元二年,史思明方据东都。

据《崔光远传》,花惊定将士肆其剽掠,妇女有金银钏者,多断腕以取之,蜀人之受毒甚矣。

诗云“何不唤取守东都”,此驭将之善术也。

盖以东都之命见召,则惊定既不疑惧,而蜀中可免其患。

且东方诸镇屯聚,花卿必不敢专行跋扈。

朱注谓刺其一将之雄,不能扫除大寇,此语优觉未尽。

”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

”写得壮气勃勃。

明人沈明臣诗:“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可与此诗,并树旗鼓。

《唐诗纪事》:有病疟者,子美曰:吾诗可以疗之。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其人诵之,未愈。

曰:更诵吾诗:“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

”诵之,果愈。

谢皋羽《花卿冢行》云:“湿云模糊秋草空,雨青沙白丹陵东。

莓苔阴阴草茸茸,云是花卿古来冢。

花卿旧事人所知,花卿古冢知者谁?

精灵未归白日西,庙鸦啄肉枝上啼,绵州柘黄魂正飞。

”按:杜诗以柘黄为衣色,谢诗以柘黄为树色,意各有所指。

黄山谷诗话:花卿冢,在丹陵县之东馆镇,至今有英气,血食其乡。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19_19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1460017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