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

朝代:作者: 杜甫

远闻房太守,归葬陆浑山。

一德兴王后,孤魂久客间。

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

他日嘉陵涕,仍沾楚水还。

丹旐飞飞日,初传发阆州。

风尘终不解,江汉忽同流。

剑动新身匣,书归故国楼。

尽哀知有处,为客恐长休。

注释闻上加承字,尊故相也。

鹤注琯卒于广德元年,权窿阆州。

二年春,公有诗别其墓。

今云“孤魂久客间”,则此诗作于永泰元年,是时公在云安,故云“远闻”,又云“风尘终不解”,其年吐蕃、回纥寇边也。

远闻房太尉①,归葬陆浑山②。

一德兴王后③,孤魂久客间④。

孔明多故事⑤,安石竟崇班⑥。

他日嘉陵泪,仍沾楚水还⑦。

(首章,哀思故相,欲候哭于夔江也。

一德而多故事,言生前相业。

孤魂而竟崇班,言殁后赠典。

嘉陵泪,初哭于阆州。

楚水还,再逢于夔州。

黄生注孔明、安石,皆身历两朝者,比房相独切。

公田园在东都,常有归志,今哭公于此地,空有泪逐榇还而已。

还字,仍挽归葬。

)①赵曰:旧本作太守,非。

善本作太尉,盖琯适汉州刺史,召拜刑部尚书,道病卒,赠太尉,不应呼之为太守也。

②宋之问诗:“归葬出三条。

”《唐书》:琯,河南人,宰相房融之子,少好学,与东平吕向借隐陆浑山十年。

郑曰:《十道志》:陆浑山在洛阳。

诛曰:昔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者,言此地当夷,后为陆浑之戎所有,山因而得名。

③钱笺房琯建分镇之议,定兴复之功,故以一德兴王许之。

司空图《房太尉汉中》诗云:“物望倾心久,凶渠破胆频。

”注谓禄山初见分镇诏书,叹曰:“我不得天下矣,非琯无能画此计者。

”《书》:“咸有一德。

”宋之问诗:“业重兴王际。

”④孔融诗,“孤魂游穷暮。

”《后汉书》:温序为隗嚣所杀,丧到洛阳,赐城旁地为冢,长子寿梦序曰:“久客恩乡里。

”寿即上书,请骸骨归葬。

⑤《蜀志》:陈寿与荀最等,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二十四篇以进。

⑥《谢安传》:安薨时年六十六,帝三日临于朝堂,赐东园秘器朝服,赠太傅,溢曰文靖。

及葬,加殊礼,依大司马桓温故事。

《王献之传》:谢安薨,赠礼有异同之议,献之与徐逸共明安之忠勋,遂加殊礼。

⑦鹤曰:嘉陵江,在果州。

果与梓、间为邻。

楚水,夔已下之江也。

江淹赋:“楚水而吴江。

”其二丹施飞飞日①,初传发问州②。

风尘终不解,江汉忽同流。

剑动亲身匣,书归故国楼③。

尽哀知有处④,为客恐长休。

(次章,伤心归榇,欲终哭于东都也。

间州起殡,应前嘉陵江。

故国归葬,应前陆浑山。

三四,时危而忆老臣。

五六,物在而悼人亡。

公思尽哀葬所,又恐客死不还,盖痛房而兼自痛矣。

)①丹旐,铭旌也。

王褒《送葬》诗:“丹旐书空位。

”《寡妇赋》:“飞旐翩以启路。

”虞世基诗:“飞飞未得栖。

”②阆州有汉水,即嘉陵江。

房公之榇,自西汉而下夔江,故云江汉同流。

③吴注亲身匣,旧引《左传》“不识属辟”,疏云:属,次大棺。

辟,亲身棺也。

匣即蚊龙玉匣。

未确。

按剑动匣中,直指剑匣,非谓棺也。

谢惠连诗:“裁为亲身服,着以俱寝兴。

”亲身二字亦可相证,何必引《左传》疏文乎?

黄生注剑动,言灵爽所凭。

书归,言手泽所存。

④《史记·孔子世家》:“各复尽哀。

”《淮南子》:“丧者所以尽哀。

”刘克庄曰:子美与房馆善,其为哀挽,方之孔明、谢安。

投赠哥舒翰诗,盛有称许,比之廉颇、魏绛。

然《陈涛斜》、《潼关》二诗,直笔不少恕,或疑与素论相反。

愚谓翰未败,非事前所知。

琯虽败,犹不失为名相。

及二人各败,又宜笔不恕,所以为诗史也,何相反之有。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9_17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1618041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