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京三首
仙仗离丹极,妖星照玉除。
须为下殿走,不可好楼居。
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
依然七庙略,更与万方初。
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
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
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
叨逢罪己日,沾洒望青霄。
汗马收宫阙,春城铲贼壕。
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
杂虏横戈数,功臣甲第高。
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
注释此当是至德二载十月在鄜州时作。
诗云:“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
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
”此明是在家闻诏。
按肃宗于至德元年七月十三日甲子,即位灵武,制书大赦。
二年十月十九日,帝还京。
十月二十八日壬申,御丹凤楼,下制。
前后两次闻诏,故云又下也。
是时公尚在鄜州,其至京,当在十一月,年谱谓十月扈从还京,与诗不合,当以公诗为正。
至于上皇回京,十二月甲寅之赦,又在其后,旧注错引。
仙仗离丹极①,妖星带玉除②。
须为下殿走③,不可好楼居④。
暂屈汾阳驾⑤,聊飞燕将书⑥。
依然七庙略,更与万方初⑦。
(首章,从陷京说至收京,在四句分截。
仙仗,指上皇,妖星,指禄山。
须为下殿,谓宫阙忽离。
不可楼居,见奉仙无益。
此追叙往事。
驾曰暂屈,言上皇将回。
书曰聊飞,言河北易定。
末喜更新气象也。
)①《郴阳仙传》:苏躭被命升仙,辞母曰:“仙仗临门,不得终养。
”《唐书·仪卫志》:凡朝会之仗五:一曰供奉仗,二曰亲仗,三曰勋仗,四曰翊仗,五曰散手仗,皆带刀捉仗,立于东西廊下。
邵注天子有太极殿,以丹掩泥,涂殿上地,故庭曰丹墀。
②妖星,凡二十一星。
《晋·载记》:刘曜曰:“昨夜妖星犯月。
”《安禄山事迹》:禄山生夜,赤光旁照,群兽四鸣,望气者见妖星芒炽,落其穹庐。
带玉除,即“春星带草堂”意。
曹植诗:“凝霜依玉除。
”③《梁·武帝纪》:谚云:“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
”乃跌足下殿以禳之。
④《汉·武帝纪》:公孙卿曰:“仙人好楼居。
”于是令长安作飞廉、桂馆,甘泉作益寿、延寿观。
⑤《庄子》: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杜臆》:汾阳句,暗藏丧天下在内。
⑥《史记》: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不敢归。
田单攻之,岁余不下。
仲连乃为书约之矢,射城中,遗燕将。
燕将见书,泣而自杀。
庚信诗:“愿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
”⑦《王制》: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羊祜传》:祜外扬王化,内经庙略。
庾肩吾诗:“方凭七庙略,更雪五陵冤。
”赵曰:兵谋谓之庙略,盖计划于七庙中也。
按:燕将书,《钱笺》引哥舒翰至洛阳,禄山令以书招李光弼等,此却是燕将飞书。
卢注以诸将答翰书,切责其不死为证,此合于飞书燕将。
但俱属去年事,于收京不切。
朱注云:自香积寺北之捷,王师振威,贼徒胆落,严庄来降,思明纳款,河北事势,折简可定,故用仲连射书事。
此说当从。
朱鹤龄曰:玄宗晚节怠荒,深居九重,政由妃子,以致播迁之祸。
公不忍显言,而寓意于仙人之楼居,因贵妃尝为女道士,故举此况之。
《连昌宫辞》:“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此一的证。
其二生意甘衰白①,天涯正寂寥。
忽闻哀痛诏②,又下圣明朝③。
羽翼怀商老④,文思忆帝尧⑤。
叨逢罪己日,洒涕望青霄⑥。
(次章,在鄜而喜收京,亦四句分截。
言自甘衰白,寥落天涯,忽闻诏书再下,喜何如矣。
此时怀商老而李泌已去,忆帝尧而上皇初归,有关于朝事君德者非小。
只恐罪己之日,又增阙失,是以望青霄而洒涕耳。
赵汸云:甘字、正字、忽字、又字,呼应起伏,有出自望外意。
)①周王褒诗:“寂寥灰心尽,摧残生意余。
”赵汸云:生意,似指恩泽言。
嵇康《养生论》:“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得老。
”注:“白,谓白发。
”②《汉·西域传》:武帝弃轮台,下哀痛之诏。
《旧唐书》:是年十月,肃宗还京。
十一月壬申朔,御丹凤楼,下制曰:“早承圣训,常读礼经,义切奉先,恐不负荷。
”十二月戊午朔,又御丹凤门,下制大赦。
③《晁错传》:“施利后世,名称圣明。
”④《张良传》:四人者隐商雒山,从太子。
上召戚夫人指示曰:“彼羽翼已成,难动矣。
”⑤《书序》:“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
”⑥《左传》:“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马融疏:“伏读诏书,深惟禹汤罪己之义。
”《搜神记》:“洒涕而别。
”朱鹤龄曰:羽翼,指广平王而言。
肃宗前以良娣、辅国之谮,赐建宁王死。
至是广平初立大功,又为良娣所忌,潜构流言,虽李泌力为调护,而时已还山。
公恐复有建宁之祸,故不能无思于商老也。
又云:肃宗之失,不在灵武即位之举,而在还京以后,失于定省,使良娣、辅国得媒孽其间,以致劫迁西内,子道不终。
是年十二月,上皇还居兴庆宫,父子之间,猜疑未见,而公于此若深有见于其微者,曰“忆帝尧”,欲其骂于晨昏之恋也。
沾洒青宵,其所以望肃宗者,岂不深且厚耶。
其三汗马收宫阙①,春城铲贼壕②。
赏应歌《杕杜》③,归及荐樱桃④。
杂虏横戈数⑤,功臣甲第高⑥。
万方频送喜⑦,无乃圣躬劳⑧。
(三章,收京而忧事后,亦四句分截。
宫阙已收,贼壕可铲,赏功荐庙,即在来春时也。
但恐回绝恃功邀赏,诸将僭奢无度,故又为之虑曰:今京师收复,此万方送喜之时,无乃圣躬焦劳之渐乎。
公盖忧卤横臣骄,将成蹂躏跋扈之势,厥后边方猾夏,藩镇专权,果如所虑,惜当时不能见及此耳。
)①《晋世家》:“矢石之难,汗马之劳。
”班婕妤《捣素赋》:“登薄躯于宫阙兮。
”②谢朓诗:“春城覆白日。
”庾信《枯树赋》:“平鳞铲甲。
”铲,削平也。
③《诗序》:“《杕杜》,劳远役也。
”④《月令》:“仲夏之月,天子乃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注:“含桃,樱桃。
”⑤郭钦疏:“渐徙内郡杂虏于边地。
”庾肩吾诗:“横戈念北奔。
”⑥《汉·高帝纪》:“吾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无负矣。
”杨炯碑:“甲第何高。
”甲第,谓甲乙之第,言第一等第宅也。
《长安志》天宝中,京师堂寝,已极宏丽,而第宅未甚逾制。
安史之后,大臣宿将,竞崇栋宇,无有界限,人谓之木妖。
⑦《易林》:“讴歌送喜。
”⑧孔融疏:“身为圣躬,国为神器。
”黄生注从五六读下,则结尾二句,乃反辞致讽,见公虑事之深,爱君之切。
按末句,旧有两说。
师氏曰:此圣主之勋劳,人臣不宜夺天工以为己力。
此说归功主上,其意是矣,但于无乃二字,下得太轻。
朱云:圣躬劳,即“大夫夙退,无使君劳”之意。
此说作喜幸之词,但于上文横戈甲第,不见关合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5_13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20983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