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

朝代:作者: 杜甫

上客回空骑,佳人满近船。

江清歌扇底,野旷舞衣前。

玉袖凌风并,金壶隐浪偏。

竞将明媚色,偷眼艳阳天。

白日移歌袖,清霄近笛床。

翠眉萦度曲,云鬓俨分行。

立马千山暮,回舟一水香。

使君自有妇,莫学野鸳鸯。

注释鹤注:当是广德元年春作。

上客回空骑,佳人满近船。

江清歌扇底,野旷舞衣前①。

玉袖凌风并②,..金壶隐浪偏③。

竞将明媚色④,偷眼艳阳天⑤。

(首章从李公说到女乐,形容一时声妓之盛,所谓艳曲也。

舫上佳人,有歌者,有舞者,有迎风并立者,有提壶引水者,此分写佳人景态也。

又见彼此凝眸,媚眼交映于春光,此合写佳人情致也。

黄生注首句上客,不应于本章,而应于下章结处,乃通二首为章法。

凌风承野旷,引浪承江清。

竞将二字,见女乐满船。

)①谢灵运诗:“野旷沙岸静。

”②梁简文帝诗:“风吹玉袖香。

”何逊诗:“惊弦雪袖迟。

”玉、雪皆言袖色之白耳。

若以玉饰袖,岂能凌风乎?

③鲍照诗:“金壶启夕沦。

”隐浪偏,旧注谓浪映金壶之半偏,于上下文不合。

黄生从赵本作引浪为是。

④隋炀帝《江南曲》:“宿雾洗开明媚眼。

”⑤鲍照诗:“当避艳阳年。

”邵注佳人偷眼春光,以争妍媚也。

王嗣奭曰:玉袖金壶,疑其有误,盖诗咏佳人,不应参入金壶,上有舞衣,不应复用玉袖。

今定玉袖为玉燕,金壶为金凫。

燕凌风者,学其舞也,凫隐浪者,避其歌也,亦戏词也。

梁简文帝诗:“玉燕贴青骊。

”《拾遗记》载师旷时有白燕来巢。

明皇有金凫灯。

何逊诗:“银海终无浪,金尧会不飞。

”皆可证。

《复斋漫录》:古今诗人咏妇人者,多以歌舞为称。

梁元帝《妓应令》诗:“歌清随涧响,舞影向池生。

”刘孝绰《看妓》诗:“燕姬奏妙舞,郑女爱清歌。

”北齐萧放《冬夜对妓》诗:“歌还团扇后,舞出妓行前。

”弘执恭《观妓》诗:“合舞俱回雪,分歌共落尘。

”陈阴铿《侯司空宅咏妓》诗,“莺啼歌扇后,花落舞衫前。

”陈刘删亦云:“山边歌落日,池上舞前溪。

”庾信《赵王看妓》诗:“绿珠歌扇薄,飞燕舞衫长。

”江总《看妓》诗:“并歌时转黛,息舞暂分香。

”隋卢思道《夜闻邻妓》诗:“怨歌声易断,妙舞态难双。

”陈元操《春园听妓》诗:“红树摇歌扇,绿珠飘舞衣。

”释法宣《观妓》诗:“舞袖风前举,歌声扇后骄。

”王勣《味妓》诗:“早时歌扇薄,今日舞衫长。

”刘希夷《春日闺人》诗:“池月怜歌扇,山云爱舞衣。

”以歌对舞者七,以歌扇对舞衣者亦七,虽相缘以起,然详味之,自有工拙也。

杜取以为艳曲云:“江清歌扇底,野旷舞衣前。

”又陈子良诗:“明月临歌扇,行云接舞衣。

”李义府诗:“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储光羲诗:“竹吹留歌扇,莲香入舞衣。

”洪容斋曰:唐人好以歌扇对舞衣。

其二白日移歌袖①,青霄近笛床②。

翠眉萦度曲③,云鬓俨成行④。

立马千山暮,回舟一水香。

使君自有妇⑤,莫学野鸳鸯⑥。

(次章从女乐说到李公。

白日承艳阳来,前后自相联络。

移白日,酣歌终日也。

近青霄,声彻云霄也。

索回度曲,前歌将尽也。

俨立成行,后歌将继也。

立马,即空骑之候迎者。

回舟,即女乐之满舫者。

未联虽涉戏词,而却含规讽。

黄生曰:李梓州耽于女乐,公故撰为艳曲,虽曰戏之,而实所以规之。

曲终雅奏,其词丽以则,本诗人作赋之义。

此岂《玉台》、《香奁》诸体淫而近亵者所可同日语哉。

)①曹植《七启》:“为欢未渫,白日西倾。

”②《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

”齐《南郊乐歌》:“紫芬霭青霄。

”顾宸注此言响遏行云,觉青霄若与笛床相近。

《释名》:“床,装也,凡所以装载者皆谓之床,如糟床、食床、鼓床、笔床,皆此义。

”《树萱录》云:南朝呼笔管为床。

笛床当即其类。

③宋玉《好色赋》:“眉如翠羽。

”《汉·元帝纪》:“帝自度曲。

”瓒云:“歌终更授其次,谓之度曲。

”古诗:“度曲翠眉低。

”《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

”张衡《舞赋》:“度终复合,次授二八。

”④沈约诗:“丽色倘未歇,聊承云鬓垂。

”薛道衡诗:“佳丽成行。

”⑤《罗敷行》:“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⑥古乐府歌:“湖中百种鸟,半雌半是雄。

鸳鸯逐野鹤,恐畏不成双。

”卢注鸳鸯本有定耦,若野鸳,则乱群矣。

唐人《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此纵情徇欲,少年无赖之谈,岂可列于风雅中乎?

杜公《陪李梓州泛江》咏诸舫女乐云:“翠眉萦度曲,云鬓俨成行。

”结语则云:“使君自有妇,莫学野鸳鸯。

”姚通泉《携酒泛江》咏彩舟美人云:“笛声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

”结语则云:“人生欢会岂有极,无使霜露沾人衣。

”观此二诗,能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有节,可以见公之所养矣。

”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7_54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2181845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