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呈元

朝代:作者: 杜甫

今兹商用事,馀热亦已末。

衰年旅炎方,生意从此活。

亭午减汗流,北邻耐人聒。

晚风爽乌匼,筋力苏摧折。

闭目逾十旬,大江不止渴。

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园蔬抱金玉,无以供采掇。

密云虽聚散,徂暑终衰歇。

前圣慎焚巫,武王亲救暍。

阴阳相主客,时序递回斡。

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阔。

萧萧紫塞雁,南向欲行列。

欻思红颜日,霜露冻阶闼。

胡马挟雕弓,鸣弦不虚发。

长鈚逐狡兔,突羽当满月。

惆怅白头吟,萧条游侠窟。

临轩望山阁,缥缈安可越。

高人炼丹砂,未念将朽骨。

少壮迹颇疏,欢乐曾倏忽。

杖藜风尘际,老丑难翦拂。

吾子得神仙,本是池中物。

贱夫美一睡,烦促婴词笔。

注释鹤注当是大历元年初至夔州作,故云“衰年旅炎方”。

史言是年春旱,至六月始雨,观诗云“徂暑终衰歇”则知夔州六月尚无雨也。

七月三日,盖立秋之日,凡公诗记日者,皆指节候言。

今兹商用事①,余热亦已未②。

衰年旅炎方,生意从此活③。

亭午减汗流④,比邻耐人聒⑤。

晚风爽乌匼⑥,筋力苏摧折⑦。

(从初秋叙起。

五六,言亭午热退,承余热句。

七八,言晚加小凉,承生意句。

)①《孟子》:“今兹未能。

”《同令》:“孟秋之月,其音商,律中夷则。

”《前汉·五行志》:“尊卦用事。

”②已未,已尽也。

③《庄子》:“待决西江之水而活汝。

”④《天台山赋》:“羲和亭午。

”⑤比邻,见二卷。

⑥薛梦符曰:“乌匼,乌巾也。

赵曰:今有匼顶巾之语。

吴若本注魏武拟古皮弁,裁嫌帛以为幍,以色别贵贱。

晋咸和中制,尚书八座丞郎、门下三省,皆白幍。

二宫直官鸟纱幍,作帢,音恰,苦协切。

字书无匼字。

朱注《博物志》:魏武作白帢。

《礼部韵略》:“帢,帽也,亦作匼,士服,状如弁,缺四角。

至匼字古人多用之,如鲍照诗“银屏匼匝”,公诗“马头金匼匝”,《唐书》杨再思阿匼取容,卢杞谄谀阿匼,皆不以言巾。

洪驹父谓乌匼不舒貌,此臆说耳。

⑦吴均诗:“不为君所惜,摧折尚何言。

”闭目逾十旬①,大江不止渴。

退藏恨雨师②,健步闻旱越③。

园蔬抱金玉④,无以供采掇⑤。

密云虽聚散⑥。

徂暑终衰歇⑦。

(此申言旱虐难堪,承上余热来。

退藏,雨师下来。

健步,旱越疾行。

抱金玉,贵如金玉也。

终衰歇,终夏无雨也。

)①谢灵运诗:“我劳盈十旬。

”②《易》:“退藏于密。

”《大人赋》:“诛风伯,刑雨师。

”③《山海经》:黄帝攻蚩尤于冀州之野,蚩尤请凤伯雨师纵大风雨,帝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魃不得上,所居不雨。

《神异经》: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裸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鼮,俗曰旱越,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

④庾信诗:“拂云就园蔬。

”《洛阳伽蓝记》:玉蕊金茎。

⑤《诗》:“薄言采之,薄言掇之。

”⑥《易》:“密云不雨。

”⑦《诗》:“六月徂暑。

”前圣昚焚巫①,武王亲救暍②。

阴阳相主客③,时序递回斡④。

洒落惟清秋⑤,昏霾一空阔。

萧萧紫塞雁⑥,南向欲行列。

(此预道秋凉节候,承上晚风来。

阴阳进退,时序迭有转移,古人不焚巫而惟救暍,正有见于此耳。

今秋雁南飞,喜时候之不爽矣。

)①臧文仲当时有圣人之名,故云前圣。

其谏止焚巫事,见前。

②《帝王世纪》:武王自孟津还,及于周,见暍人,王自左拥而右扇之。

③古谚:“越阡度陌,互为主客。

”④谢惠连《七夕》诗:“倾河易回斡。

”⑤潘岳赋:“庭树摵以洒落。

”⑥《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

”歘思红颜日①,霜露冻阶闼。

胡马挟雕弓②,鸣弦不虚发③。

长鈚逐狡兔④,突羽当满月⑤。

惆怅《白头吟》⑥,萧条游侠窟⑦。

(此追论壮年乐事,亦从秋景想出。

上六思昔,下二伤今。

卢注此即《壮游》诗中“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事也。

)①庾信诗:“红颜无复多。

”②《子虚赋》:“左乌号之雕弓。

”③《上林赋》:“弦不虚发。

”④《广韵》:“鈚,箭也。

”《通俗文》:“骨镞曰,铁镞曰镝,鸣箭曰骹,霍叶曰鈚,皆古制。

”⑤赵曰:突羽,其羽奔突而疾也。

刘孝威赋:“弯弓满月之势。

”⑥《楚辞》:“惆怅兮私自怜。

”卓文君有《白头吟》。

⑦郭璞诗:“京华游侠窟。

”临轩望山阁,缥缈安可越。

高人炼丹砂,未念将朽骨。

少壮迹颇疏①,..欢乐曾倏忽②。

杖藜风尘际③,老丑难剪拂④。

吾子得神仙,本是池中物⑤。

贱夫美一睡⑥,烦促婴词笔⑦。

(此结出呈元之意。

上四称元,中四自叙,下四宾主并收。

《杜臆》:曹长喜烧炼,故末以此戏之,谓其虽得仙术,未能羽化,犹是池中物。

而已之善睡,不减于仙游。

方云修真者戒睡,故云戏呈。

此章,前四段各八句,末段十二句收。

)①迹颇疏,言踪迹疏放。

向秀《思旧赋序》:“嵇意远而疏。

”②蔡琰《笳曲》:“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又:“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

”③《庄子》:“原宪杖藜而应门。

”④刘孝标《绝交论》:“剪拂使长鸣。

”⑤《吴志》:周瑜曰:“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⑥《续仙传》:夏侯隐登山渡水,亦闭目美睡,人同行,闻其鼾声而不蹉跌,人称睡仙。

⑦张华诗:“烦促每有余。

”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1_23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22133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