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题又作:新晴晚望这是一首田园诗。
描写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
诗的开头两句,总写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冲涤,空气中无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
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
诗人一下了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便把此情此境真切地再现出来。
而且将读者也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
纵目四望,周围是一片多么秀丽的景色啊!
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
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
这在平时都不能看得如此清晰分明。
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
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
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
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亮度,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能说是静物写生,虽则秀美,毕竟显得有点空旷,缺乏活力。
王维作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大师,是深深懂得这一点的。
因而在最后两句中,他便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平添了无限生意,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
这样一笔,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
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层次分明的描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刘德重)出处全唐诗(册4卷125页1250b)全唐诗:卷125_64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22742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