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朝代:作者: 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樽。

注释古础:一作石础。

华筵:一作军筵。

斫取青光写楚辞, 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

露压烟啼千万枝。

昌谷是李贺的家乡,那儿有青山碧水,茂林修竹。

特别是竹,几乎遍地都是。

“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昌谷诗》)。

李贺十分爱竹,在摩挲观赏之余,写了不少咏竹的诗句,有时还直接把诗写在竹上,以寄托自己的情思。

诗的前两句描述自己在竹上题诗的情景,语势流畅而又含蕴深厚。

句中的“青光”指代竹皮,同时把竹皮的颜色和光泽清楚地显现出来;

“楚辞”代指作者自己创作的歌诗。

诗人从自身的生活感受联想到屈原的遭遇,这里因借“楚辞”含蓄地表达了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

首句短短七个字,既有动作,又有情思,蕴意十分丰富。

次句运用了对比映照的手法:新竹散发出浓烈的芳香,竹节上下布满白色粉末,显得生机勃勃,俊美可爱;

可是题诗的地方青皮剥落,墨汁淋漓,使竹的美好形象受到污损。

这里,诗人巧妙地以“腻香春粉”和“黑离离”这一对矛盾的形象,表现内心的幽愤。

后两句着重表达怨恨的感情。

“无情有恨”,似指在竹上题诗的事。

诗人毁损了新竹俊美的容颜,可说是“无情”的表现,而这种“无情”乃是郁积心中的怨愤无法抑制所致。

对此,姚文燮有一段很精彩的评述:“良材未逢,将杀青以写怨;

芳姿点染,外无眷爱之情,内有沉郁之恨。

”(《昌谷集注》)诗人曾以“龙材”自负,希望自己能象新笋那样,夜抽千尺,直上青云,结果却无人赏识,僻处乡里,与竹为邻。

题诗竹上,就是为了排遣心中的怨恨。

然而无情也好,有恨也好,却无人得见,无人得知。

“无情有恨何人见?

”这里用疑问句,而不用陈述句,使诗意开阖动荡,变化多姿。

末句含蓄地回答了上句提出的问题,措语微婉,然而感情充沛。

它极力刻画竹的愁惨容颜:烟雾缭绕,面目难辨,恰似伤心的美人掩面而泣;

而压在竹枝竹叶上的积露,不时地向下滴落,则与哀痛者的垂泪无异。

表面看起来,是在写竹的愁苦,实则移情于物,把人的怨情变成竹的怨情,从而创造出物我相契、情景交融的动人境界来。

这是一首咏物诗。

从头至尾写竹,却又无处没有诗人自己的面目精神在。

竹的愁颜宛如人的愁颜,竹的哀情也与人的哀情相通。

写竹又似写人,其旨趣在有意无意之间,扑朔迷离,使人捉摸不定,然而风神高雅,兴寄深微,远非一般直抒胸臆的诗篇可比。

此诗通篇采用“比”、“兴”手法,移情于物,借物抒情。

就表现手法而言,写竹的形态是实,人的感情是虚;

而从命意来说,则正好相反,写人的感情是实,竹的形态是虚,因为诗人写竹,旨在表达自己心中郁积已久的哀怨之情。

读者在领悟了诗的题旨以后,竹的形象就与诗人自己直接抒情的形象迭合起来,不再是独立自在的实体。

这样写,有实有虚,似实而虚,似虚而实,两者并行错出,无可端倪,给人以玩味不尽之感。

(朱世英)--------------------------------------------------其一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注:1:箨落长竿削玉开:箨,音托。

笋壳也。

长竿,宋蜀本作长华。

2:君看母笋是龙材:母笋,王琦注:大笋也。

龙材,《笋谱》载,笋为龙孙。

其二斫取青光冩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注:1:斫取青光冩楚辞:斫取,犹刮取。

青光,竹皮色青。

楚辞,比自作之辞也。

2:腻香春粉黑离离:春粉,新竹皮上白粉也。

黑离离,墨迹排列状也。

3: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刘辰翁云:好语。

昌谷新笋,冩得如此渺茫。

其三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注:1:家泉石眼两三茎:石眼,石缝也。

宋蜀本作十眼2:晓看阴根紫陌生:阴根,竹根之斜生者。

紫陌,土路也。

3:笛管新篁拔玉青:谓新竹挺生如碧玉也。

其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樽。

注:1:古竹老梢惹碧云:古竹,多年之竹也。

2:茂陵归卧叹清贫:相如病免,居茂陵。

3:风吹千亩迎雨啸:〈〈货殖列传〉〉云:“渭川千亩竹,与千户侯等。

”4:鸟重一枝入酒樽:谓鸟影竹影映入酒樽也。

末二句牢骚语。

附:姚文燮评曰:此贺借竹以自负也。

玉质削立,本是龙种,倘一宵变化,自出尘滓于青冥之上矣。

阙名评曰:若不写楚辞,任其露压烟啼而已,可不悲也。

斫取青光,不写别文而写楚辞,与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同一可怜。

吴汝纶评曰:昌谷七绝,专浮杜公。

--------凤尾竹客 撰--------- 出处全唐诗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2578950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