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祝祭晴雯二首

朝代:作者: 曹雪芹

随身伴,独自意绸缪。

谁料风波平地起,顿教躯命即时休。

孰与话轻柔?

东逝水,无复向西流。

想象更无怀梦草,添衣还见翠云裘。

脉脉使人愁!

注释注释:[说明]天气转冷,茗烟到学房给宝玉送衣,拿来了晴雯补过的雀金裘。

宝玉见物伤感,关了门,点了香,摆好果品,拂开红笺,口祝笔写道:“怡红主人焚付晴姐知之:酌茗清香,庶几来飨!

”接着写了这两首词。

[注释]1.绸缪——情意深长。

这两句头三字相连,容易产生歧义,使人误以为“意绸缪”者是“随身伴”,其实是说宝玉对随身之伴晴雯情意绸缪。

2.孰与话轻柔——跟谁再去轻声柔语地谈心呢?

3.怀梦草——传说中的异草。

伪托东汉郭宪的《洞冥级》中故事: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想重见其容貌而不可得,东方朔献异草一枝,让他放在怀里,当夜就梦见了李夫人。

因而有怀梦草之名。

4.翠云裘——指雀金裘。

[评说]曹雪芹的“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一节当然是写得出色的。

但是,后面是否有必要用“人亡物在公子填词”来旧事重提呢?

续书者认为这样的呼应可以使自己的补笔借助于前文获得艺术效果,所以他仿效“杜撰芙蓉诔”的情节,也焚香酌茗,祝祭亡灵,并填起《望江南》词来了。

这实在是考虑欠周。

他没有想到在鲁班门前本是不该弄斧的。

有《芙蓉女儿诔》这样最出色的淋漓酣畅的奇文,两首轻飘飘的小令又算得了什么?

何况,它的命意、措辞又如此陋俗不堪!

如果晴雯有知,听到宝玉对她嘀咕“孰与话轻柔”之类肉麻的话,一定会像当初补雀金裘时那么说:“不用你蝎蝎蜇蜇的!

”原作之所缺是应该补的,但原作写得最有力的地方是用不着再添枝加叶的。

出处红楼梦 第八十九回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3592500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