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别离曲
行人结束出门去,马蹄几时踏门路。
忆昔君初纳彩时,不言身属辽阳戍。
早知今日当别离,成君家计良为谁。
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
不如逐君征战死,谁能独老空闺里。
注释别离曲(1)行人结束出门去(2),几时更踏门前路(3)﹖忆昔君初纳采时(4),不言身属辽阳戍(5);
早知今日当别离(6),成君家计良为谁(7)﹖男儿生身自有役(8),那得误我少年时(9)。
不如逐君征战死(10),谁能独老空闺里(11)﹖校注:(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第七十二卷《杂曲歌辞十二》之中。
咏别离之作源自《楚辞》:「悲莫悲兮生别离。
」及〈古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后日又有拟苏武、李陵之相别、〈古别离〉、〈远别离〉、〈生别离〉、〈别离曲〉等曲名,皆以咏别为内容。
此诗与《古诗十九首》中〈冉冉孤生竹〉一首,题旨近似。
(2)行人,出行或出征的人,犹言「行子」。
结束,整理行装。
按:梁.褚翔〈雁门太守行〉:「翩翩四五骑,结束事戎车。
」即此意。
(3)《全唐诗》卷三八二注云:「一作:马蹄几时踏门路。
」按:此问何日重返家门。
(4)纳采,古昏礼六礼之一,系男方具送求婚之礼物,即「行聘」也。
《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疏:「纳采,言纳者,以其始相采择,恐女家不许,故言纳。
」(5)辽阳,今辽宁辽阳市附近。
为汉置县名。
此谓行聘之初,不知良人隶属辽阳之戍卒。
(6)当,助动词,宜也、应也。
(7)成,完成也、成就也。
成君家计,犹言维系君家之生计也。
良,果也、信也。
按:二句谓早知今日应别,而家中生计,将何所聊赖﹖(8)自有役,不能免于行役也。
(9)少年时,谓青春年华。
按:此怨其夫行役在外,贻误我之青春。
(10)逐,追随也。
按:谓宁愿随君征战,死于沙场。
(11)独老空闺,犹言独守空闺。
按:此谓不愿枯守空闺至老。
其怨悱之意,甚为强烈。
评说:明‧周敬、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诗以清远为佳,不以苦刻为贵,固矣。
然情到真处,事到实处,音不得不哀,调不得不苦者。
说者谓文昌、仲初乐府,喑哑逼侧,每到悲惋,一如儿啼女哭,所为真际虽多,雅道尽丧,不知彼心口手眼各自有精 灵不容磨灭光景。
如病其欠厚,非善读二家者也。
《诗》云:「七古欲语语生情,自张、王始为此体,盛唐人只写得大意」,得矣。
唐汝询曰:文昌乐府,就事直赋,意尽而止,绝不于题外立论。
如〈野老〉之哀农,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3853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