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注释西浦道:一作犀浦道---------------------鹤注诗云“茅茨疏易湿”,当是上元元年,草堂初成时作。
周处《风土记》:夏至前雨,名黄梅雨。
《埤雅》:江湘二浙,四五月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柱础皆汗,蒸郁成雨,谓之梅雨,沾衣败污。
故自江以南,三月雨谓之迎梅,四月雨谓之送梅,然则蜀亦不异江南也。
南京犀浦道①,四月熟黄梅②。
湛湛长江去③,冥冥细雨来④。
茅茨疏易湿⑤,云雾密难开⑥。
竟日蚊龙喜⑦,盘涡与岸回⑧。
(此咏蜀中梅雨也。
犀浦记地,黄梅记时,长江承浦,细雨承梅。
茅茨二句,见细雨濛濛之象。
蛟龙二句,见长江汹汹之势。
)①《唐书》:玄宗幸蜀还,至德二载,改成都府,置尹视二京,号曰南京。
黄希曰:蜀都有石犀,李冰以压水怪。
犀浦之名或本此。
犀浦县,属浦县,属成都府,垂拱二年,析成都县置。
②薛道衡诗:“细雨应黄梅。
”隋炀帝《江都》诗:“梅黄雨细麦秋横,枫树萧萧江水平。
”③《楚辞》:“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④又:“雷填填兮雨冥冥。
”梁元帝诗:“从风疑细雨。
”⑤《庄子》:“茅茨不剪。
”⑥何逊诗:“云雾江边起。
”⑦庾信诗:“竟日坐春台。
”汉《瓠子歌》:“蛟龙骋放兮远游。
”⑧郭璞《江赋》:“盘涡谷转,凌涛山颓。
”师氏曰:水盘聚而回洑者,与岸回旋也。
《庚溪诗话》: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谓之黄梅雨。
然少陵诗曰:“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是蜀中梅雨,乃在四月也。
及读柳子厚诗云:“梅熟迎时雨,苍茫值晓春。
”此子厚在岭外诗,是南粤梅雨,又在春矣。
盖时候所至,早晚不同耶?
今按《风土记》所载,则迎梅送梅之雨,春夏自别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出处全唐诗:卷226_4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44837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