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崇让宅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注释注释:这是诗人悼念亡妻之作。
崇让宅是诗人的岳父、径原节度使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诗人和妻子曾在此居住。
诗人的妻子卒于大中五年(851)夏秋间。
此诗作于大中十一年正月在洛阳时。
昔日回到崇让宅,见到可爱的妻子,该是多么幸福和欢乐。
这次归来,却是触目生悲。
宅门牢牢上锁,重重关闭,地上长满青苔,说明久已无人居住,成了废宅;
因为寂无一人,回廊楼阁非常冷落,显得特别深迥;
妻子已逝,无人与语,诗人只好在这里独自徘徊。
夜幕降临,月忽生晕,不但月光蒙上一层阴影,似有无限哀愁,而且月晕则多风,天气也要变得更加寒冷;
露寒见冷,春花也不绽开。
诗的开头两联,首联扣住题中崇让宅,写其荒凉冷落,伤心惨目;
颔联扣住题中“正月”,写“风露花月,不堪愁对”(清屈复《李义山诗笺注》)。
这四句,用环境的凄凉,衬托出诗人心境的凄凉。
何焯说:“三四覆装,月晕多风比妻身亡,下句则曾未得富贵开眉也。
”(《李义山诗集辑评》)也就是说,这两句是兼用眼前之景,隐喻过去的情事,第三句是说妻子临死之前,诗人已看出不祥的预兆;
下句谓王氏婚后,诗人一直穷愁潦倒,生计艰辛,从未使妻子眉目舒展过一日,于内疚中含着深厚的伤悼之情。
上面四句写室外,以下进入室内。
“帘旌”为帘端之帛,以其形状似旌(旗),故称,这里即指帘子。
“展转”、“惊猜”,都是诗人的活动。
“展转”用《诗经·周南·关雎》“展转反侧”语,指翻来复去,不能入睡。
“窗网”是张挂在窗外檐下以防鸟雀入室的丝织的网。
“惊猜”句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深夜诗人全神贯注地怀念亡妻,忽听到鼠翻窗网之声,还以为是妻了到室中来了。
“小”字形容心中微微一怔,措词极有分寸。
一“惊”、一“猜”,连下两个动词,体物精细入微。
这两句以动写静,因为如果在风雨喧嚣的不宁静的夜里,是不会觉察出“蝙拂帘旌”、“鼠翻窗网”这样微细的声响的。
而夜愈是寂静,愈是使人感到寂寞孤独,愈是加深加重对亡妻的忆念,因而才“展转”、“惊猜”,终夜不能成眠。
最后两句,写得更加沉痛。
因为“惊猜”妻子来了,所以立刻翻身起来。
然而却又没有见到妻子。
此时诗人神智已经恍惚,还仿佛听见她唱起《起夜来》的哀歌。
“背灯”,状诗人向室内四处寻找;
“馀香”是亡妻所遗之香气;
闻着馀香,仿佛妻子犹在,故与之语。
《起夜来》是乐府曲调名,《乐府解题》说:“《起夜来》,其辞意犹念畴昔思君之来也。
”是妻了思念丈夫之辞。
此诗不说自己忆念妻子,却说亡妻思念自己,这样从对方来说,其言更加沉痛,更见出自己的忆念之深沉,思情之惨苦。
这两句一字一泪,一字一血,读之令人酸鼻。
悼亡诗,常用的写法是睹物思人,由物见情,或者忆念往事,由事见情。
此诗用的则是由景见情的手法,全诗从白天到夜晚,由门外到宅内,再到室中,通过种种环境的层层描写,衬托出诗人悼念妻子的悲痛心情和复杂的内心活动,不叙一事,不发一句议论,情真而深,非常感人,张采田就称它“情深一往,读之增伉俪之重,潘黄门后绝唱也。
”(《玉溪生年谱会笺》)(王思宇出处全唐诗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5562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