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此下原有满江红昨夜嫦娥一首未注名

朝代:作者: 无名氏 体裁:

行也无忧,坐也无闷,长安长乐。

息息绵绵,朝朝暮暮,保养神珠一颗。

闲是闲非,莫*莫采,大忌竞争人我。

灭无明、心似寒灰,便是道人功果。

猿儿不走,马儿捉住,龙虎定中交媾。

阳降阴升,日来月往,炉炼长生药。

抽添鼎内,不须炊*,自有九阳真火。

霜心子、明把天机,与君我与先生,夙期已久,人间无此。

不学杨郎,南山种豆,十一徵微利。

云霄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

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东冈记得,同来胥宇,岁月几时难计。

柳老悲桓,松高对阮。

未办为邻地。

长干白下,青楼朱阁,往往梦中槐蚁。

却不如、洼尊放满,老夫未醉。

注释注释:南宋著名诗人白石曾作有一诗,诗名叫《奉别沔鄂亲友》,诗中写道:“诗人辛国士,句法似阿驹。

别墅沧浪曲,绿阴禽鸟呼 。

颇参金粟眼,渐造文字无。

⋯⋯”自注:“辛泌,克清。

”由此可以推断:这是一位品德高洁的文人。

词首三句叙友谊。

以下入辛先生的志行。

“杨郎”句用杨恽《报孙会宗书》语:“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

”又云:“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 。

”这三句说辛克清不逐(征,有求的意思)利。

下三句说辛也不求名。

“诸公衮衮”是主语,“云霄直上”是谓句。

杜甫《醉歌行》赠郑广文云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

”用的也正是这句话。

“乃作道边苦李”,用王戎幼与群儿嬉,不折道边李,以为必苦李事。

见《世说新语·雅量 》 。

东坡《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我愿得全如苦李。

”词意正是这样。

“五千言”二句是说辛克清有得于道家的哲学 。

不肯让“造物”(客观的辩证法)戏弄自己。

就是说,不求名利,也就无所损辱。

下片说平生志欲结邻,多少年前曾同到东冈去相宅(“胥宇”字出《 诗·大雅·帛系》),准备他年结邻。

哪知相宅之处,柳已老哪,松已高哪。

卜邻的地还是不能到手!

这六句一气呵成,气势恢宏。

第三句插入一顿,便不伤直致。

柳老松高,接上“岁月”无迹。

“悲桓”:《世说新语·言语》说桓温见昔年种柳,皆已十围 。

叹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对阮”:用杜甫《绝句四首》之一 :“梅熟喜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连用可谓悲而雅 。

那么,两人对十丈软红尘中的生活呢?

长干白下,俱在金陵,青楼朱阁,美人所居。

象这样奢侈豪华、舒适的生活,在他们两人看来,有如水中月,镜中花。

结尾说,不如听任窊尊中的酒斟得满满的吧 ,因为老夫还没喝醉哩 。

窪(窊)尊,元结为道州刺史时,发见东湖小山上石多窪下,可作无数酒樽。

于是建亭其上,作《窊尊铭》。

又有《窊尊诗》。

结句说 :“此尊可常满 ,谁是陶渊明!

”这首词的风格在白石词中是独特的。

可以说它朴老,也可以说是朴老放逸。

朴老是基调。

这可以看做是白石的功底。

词论家公认白石是先专学山谷,后来由江西诗派引入晚唐,主要是学陆龟蒙。

于是转以这支妙笔写词,词又独具一格,影响词坛近一千年。

他的底子只是个朴老。

能朴老便可以弃绝纤巧轻奇,便不以达到别人能写的文章自己不写,自己要写的是别人写不了的东西。

元遗山论江西诗派说 :“古雅谁将子美亲?

精纯全失义山真。

论诗宁下涪翁拜,不作江西社里人 。

”白石之所以可上接杜陵,只看他的朴老的风致,自是少陵亲血脉 。

宋翔凤便说过;

“词中之有姜白石,犹诗中之有杜少陵。

继往开来,文中关键。

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国,皆寄托比兴,于长短句寄之。

”(《乐府馀论》)但白石的性情让他自己的词变为清空超妙一路。

他是在朴老放逸的基础上深思积学,自证妙境的。

我看这和杨万里、范成大的影响有关系。

有人说白石从辛弃疾来。

细看转似较远。

这首词虽不是白石的代表作 ,但幸而有这首词,让我们知道 ,惟性情深厚的人才可以写出朴老的词。

由此积学深思,才可以证入圣境。

从浮华新巧入手只能成就小家小派。

我不赞成把白石道人说成江湖游士。

游士或清客,是绝无这样深厚的性情的。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5899857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