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涨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江涨柴门外,儿童报急流。

下床高数尺,倚杖没中洲。

细动迎风燕,轻摇逐浪鸥。

渔人萦小楫,容易拔船头。

注释鹤注诗云“江涨柴门外”,当是上元元年在草堂作。

郭璞《江赋》:“济江津而起涨。

”注:“涨,水大貌。

”江涨柴门外①,儿童报急流②。

下床高数尺③,倚杖没中洲④。

细动迎风燕,轻摇逐浪鸥。

渔人索小楫⑤,容易拔船头⑥。

(上四江涨,下写涨时景物。

方下床而水高数尺,及倚杖而水没中洲,是急涨之势。

迎风之燕,贴近水面,水微动而燕不惊。

逐浪之鸥,浮泛水中,水轻摇而鸥自适。

此见江流平满,波浪不兴。

“容易拔船头”,亦见江水宽而渔人乐。

《杜臆》:动曰细,摇曰轻,因鸥燕之得趣,亦若水使之然。

此于无情中看出有情。

)①曹植诗:“柴门何萧条。

”②鲍照诗:“急流腾飞沫。

”③古诗:“媒人下床去。

”庾信诗:“雪花深数尺。

”④鲍照诗:“倚杖牧鸡豚。

”《楚辞》:“蹇谁留兮中洲。

”⑤陶潜《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

”⑥庾信诗:“五两开船头。

”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出处全唐诗:卷226_16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6048310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