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
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
万里风烟通日本,一军旗鼓向天涯。
楼船已奉征蛮敕,博望空乘泛海槎。
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
注释1、这首诗反对向日本乞师,以为恢复的希望应寄托在唐王身上。
首两句从明代防倭的史事引起全诗。
乍浦,在浙江平湖县东南。
南沙,在上海崇明县南。
《明史·兵志》:“嘉靖廿三年,时倭寇纵掠杭、嘉、苏、松,南京御史屠仲律言五事,其守海口云:守鳖子门乍峡(即乍浦),使不得近杭、嘉。
”《读史方舆纪要》也载南沙驻有守御官军营。
终古,从古以来。
提封,国土。
《汉书·刑法志》:“提封万井”,李奇注:“提,举出,举四封之内也”。
2、“万里”二句:原注:“去年,诚国公刘孔昭自福山入海口(福山在常熟县北四十里,临长江;
海口, 即崇明县海口)。
”刘孔昭, “崇祯时出督南京操江。
福王之立,与马士英、阮大铖比(相勾结),后航海不知所终”(见《明史》卷一二八)。
作者认为刘孔昭航海往日本。
3、“楼船”二句:说唐王的部队已授命抗清复国,渡日乞师徒劳无益。
敕,帝王的诏书。
博望,汉代张骞,封博望候,相传他曾乘槎寻求河源。
事见《汉书·张骞传》。
槎,船。
这里以张骞比似刘孔昭。
2、“愁绝”二句:写作者盼望恢复之理由的迫切心情。
王师,指唐王的军队。
据《南略》记载,郑鸿逵、郑彩各领兵数千,号称数万,“出关百里,(左饣右侯)饷不行,逗留月余。
内催二将檄如雨,乃不得已。
逾关行四五百里”。
〔一四〕这首诗总结前三章,写作者对时局的感慨。
“长看”二句:写国破家亡后的渗淡景象。
作者此时避乱于常熟语濂泾,芜城也可能特指扬州,说西望日落扬州,它是史可法殉国处;
东望云生海上,海上是鲁王飘泊处。
抚今追昔,倍增感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6615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