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

朝代:作者: 顾炎武 体裁: 七律

满地关河一望哀,彻天烽火照胥台。

名王白门江东去,故国降幡海上来。

秦望云空阳鸟散,冶山天远朔风回。

楼船见说军容盛,左次犹虚授铖才。

注释1、这首诗概括叙述南明诸王或降或遁,但作者把希望寄托在福建的唐王身上。

首二句:总领全诗,大意说登临四望,河山易帜,疮痍满目,时事堪忧。

胥台,即姑苏台。

《苏州府志》:“姑苏台,在胥门外,一名胥台。

”按乙酉六月初七日,清兵破苏州。

2、“名王”二句:指南明诸王,相断被俘降清。

白马江东去,《晋书·元帝纪》:“太安(西晋惠帝年号)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作为龙。

'(司马氏的琅琊、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南渡,其中琅琊王司马睿登帝位,是为晋元帝)”江东,芜湖以东的长江南岸。

降幡,见淡迁《渡江》注〔二〕〈〔二〕降帆:犹“降幡(fān 番)”。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咏晋朝王(左氵右睿)率水军攻吴,吴王孙皓投降,有“一片降幡出石头”之句,降幡,降旗。

这里借此咏明福王降清。

〉。

3、“秦望”二句:写鲁王在绍兴已败散,唐王远在福建。

秦望,绍兴山名,相传秦始皇登此山望海。

阳鸟,鸿雁一类的候鸟,比喻鲁王朝的官员。

据《南疆逸史》,乙酉“闰六月,兵部尚书张同纪等奉鲁王监国,移驻绍兴”;

第二年(丙戌)六月,清兵攻下绍兴,鲁王浮海逃往舟山群岛。

冶山, 在福州城东北, 相传欧治子在此炼钢铸剑而得名。

朔风,北风,比喻清兵。

4、“楼船”二句:意思是听说福建军容甚盛,但军中尚乏统帅的人才。

楼船,指唐王部下郑鸿逵等所率领的水师。

“楼船”句一本作“遥闻一下亲征诏”。

左次,指军中。

《易经·师卦》有“师左次,无咎”的话。

授铖才,指统师的人才。

《南疆逸史》:“乙酉八月丁酉,唐王以郑鸿逵为御营左先锋,出浙江;

郑彩为御营左先锋,出江西。

驾幸西郊,行授铖礼。

”可能作者认为郑彩未必可以依赖。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6616002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