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陂西南台
高台面苍陂,六月风日冷。
蒹葭离披去,天水相与永。
怀新目似击,接要心已领。
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
错磨终南翠,颠倒白阁影。
崷崒增光辉,乘陵惜俄顷。
劳生愧严郑,外物慕张邴。
世复轻骅骝,吾甘杂蛙黾。
知归俗可忽,取适事莫并。
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
况资菱芡足,庶结茅茨迥。
从此具扁舟,弥年逐清景。
注释此台,前游所未至者,故重游而记其胜。
高台面苍陂①,六月风日冷②。
兼葭离披去③,天水相与永④。
怀新目似击⑤,接要心已领⑥。
仿像识鲛人⑦,空濛辨鱼艇⑧。
错磨终南翠⑨,颠倒白阁影⑩。
崷崒增光辉(11),乘陵惜俄顷(12)。
(首叙登台望陂之景。
台高水阔,故觉风日生凉。
台旷无翳,故见天水相连。
《社臆》:冷者,风也,而兼言日;
永者,水也,而兼言天。
下语之妙,真笔端有画。
目击心领,束上起下。
鲛人意拟,故曰仿像。
鱼艇遥瞻,故曰空濛。
水漾山光,故曰错磨。
山影水面,故曰颠倒。
似此山水交辉,但惜俄顷登临耳。
)①谢惠连诗:“高台骤登践。
”②《西京杂记》:“每好风日,幡旄光彩。
”③《诗》:“兼葭苍苍。
”鹤曰:萑之未秀者曰兼,苇之未秀者曰葭,至秋成,谓之萑苇。
离披,见二卷。
④张远注天水相永,即秋水共长天一色意。
王粲《海赋》:“天与水际”⑤《庄子》:仲尼曰:“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
”⑥《魏志》:武帝纂兵书,曰《接要》。
⑦《海赋》:“仿像其色。
”《搜神记》: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纺,时从水中出,寄人家卖绡。
⑧谢朓诗:“空濛如薄雾。
”赵曰:言若无而空,若有而濛濛也。
唐赵冬曦诗:“渔艇散湾曲。
”邵注“小而长曰艇。
”⑨束皙《补亡诗》:“粲粲门子;
如磨如错。
”潘岳《关中记》:其山一名中南,言在天之中都之南。
⑩《诗》:“颠之倒之。
”《通志》:紫阁、白阁、黄阁三峰,具在圭峰东。
紫阁,旭日射之,烂然而紫。
白阁阴森,积雪不融。
黄阁不知所谓。
三峰不甚远。
(11)《西京赋》:“嵒峻崷崒。
”郑曰:“崷崒,山峻貌。
”曹植《登台赋》:“齐日用之光辉。
”(12)《风赋》:“乘陵高城,入于深宫。
”《江赋》:“倏忽数百,千里俄顷。
”劳生愧严郑①,外物慕张邴②。
世复轻骅骝③,吾甘杂■■④。
知归俗所忌⑤,取适事莫并。
身退岂待官⑥,老来苦便静⑦。
况资菱芡足⑧,庶结茅茨迎⑨。
从此具扁舟⑩,弥年逐清景(11)。
(此有栖身物外之思。
“身退岂待官”,结上劳生六句。
“老来苦便静”,起下菱芡四句。
杜诗每段各有关键如此。
末句清景,包括上段所云。
此章两段,各十二句,上段萧疏,下段沉郁。
)①《庄子》:“大块劳我以生。
”嵇康《幽愤》诗:“仰慕严郑,乐道闲居。
”《汉书》: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
《三辅决录》:子真,名朴;
君平,名遵。
②《庄子》:“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傅亮诗:“张邴结晨轨。
”邵注张、邴,俱汉人。
张仲蔚,所居蓬蒿没人。
邴曼容,免官养志自修。
③骅骝不遇知己,甘与蛙■杂居。
蛙■,即水迁所闻者。
骅骝,良马,周穆王八骏之一。
《传》云:骅骝、騄耳,日驰三万。
④《周礼》:蝈氏,掌去蛙邑。
《国语》:蛙邑之与同渚。
《说文》:■,即蛙。
邑,大于■者,即青蛙也。
⑤任昉《为王俭集序》:“穷崖而返,盈量知归。
”《史·秦纪》:秦俗多忌。
⑥《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⑦便静二字,本谢诗,而反用之。
谢以便静为安闲,此以便静为阒寂,故觉其苦,而欲行乐陂间也。
⑧《周礼》:“加笾之实,菱芡栗脯。
”《说文》:“菱,楚谓之芰,秦谓之薢茩。
”《武陵记》:三角四角曰芰、两角曰菱。
芡,鸡头也。
《方言》:“雨楚谓之鸡头。
”⑨《罗含别传》:廨宇喧扰,乃立茅茨之室。
⑩朱超道诗:“扁舟已入浪。
”(11)蔡邕《王子乔碑》:“历载弥年,莫之能纪。
”曹植诗;
“明月澄清景。
”朱鹤龄曰:此诗俱本谢康乐。
“怀新目似击”,即谢诗“怀新道转回”也。
“乘陵惜俄顷”,即谢诗“恒克俄顷用”也。
“外物慕张邴”,即谢诗“外物徒龙蠖”,又诗“偶与张邴合,久欲还东山”也。
“知归俗可忽”,即谢诗“适已物可忽”也。
“取适事莫并”,即谢《山居赋》“随时取适”,又诗“万事难并欢”也。
”身退岂待官”,即谢诗“辞满岂多秩,谢病不待年”也。
“老来苦便静”,即谢诗“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也。
公云“熟精《文选》理”,真不诬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16_30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72026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