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司马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有琴台)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
注释此诗是杜甫晚年在成都凭吊司马相如遗迹琴台时所作。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起首凌空而下,从相如与文君的晚年生活着墨,写他俩始终不渝的真挚爱情。
司马相如晚年退居茂陵,这里以地名指代相如。
这两句是说,司马相如虽已年老多病,而对文君仍然怀着热烈的爱,一如当初,丝毫没有衰减。
短短二句,如仇兆鳌说:“病后犹爱,言钟情之至。
”(《杜诗详注》)还有人评论说:“言茂陵多病后,尚爱文君,其文采风流,固足以传闻后世矣。
”(《杜诗直解》)诗的起笔不同寻常,用相如、文君晚年的相爱弥深,暗点他们当年琴心相结的爱情的美好。
“酒肆人间世”一句,笔锋陡转,从相如、文君的晚年生活,回溯到他俩的年轻时代。
司马相如因爱慕蜀地富人卓王孙孀居的女儿文君,在琴台上弹《凤求凰》的琴曲以通意,文君为琴音所动,夜奔相如。
这事遭到卓王孙的竭力反对,不给他们任何嫁妆和财礼,但两人决不屈服。
相如家徒四壁,生活困窘,夫妻俩便开了个酒店,以卖酒营生。
“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褌(即围裙,形如犊鼻),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一个文弱书生,一个富户千金,竟以“酒肆”来蔑视世俗礼法,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要有很大的勇气的。
诗人对此情不自禁地表示了赞赏。
“琴台日暮云”句,则又回到诗人远眺之所见,景中有情,耐人寻味。
我们可以想象,诗人默默徘徊于琴台之上,眺望暮霭碧云,心中自有多少追怀歆羡之情!
“日暮云”用江淹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语,感慨今日空见琴台,文君安在?
引出下联对“野花”、“蔓草”的联翩浮想。
这一联,诗人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酒肆”、“琴台”这两个富有代表性的事物,既体现了相如那种倜傥慢世的性格,又表现出他与文君爱情的执着。
前四句诗,在大开大阖、陡起陡转的叙写中,从晚年回溯到年轻时代,从追怀古迹到心中思慕,纵横驰骋,而又紧相钩连,情景俱出,而又神思邈邈。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两句,再现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
相如的神彩则伴随文君的出现而不写自见。
两句是从“琴台日暮云”的抬头仰观而回到眼前之景:看到琴台旁一丛丛美丽的野花,使作者联想到它仿佛是文君当年脸颊上的笑靥;
一丛丛嫩绿的蔓草,仿佛是文君昔日所着的碧罗裙。
这一联是写由眼前景引起的,出现在诗人眼中的幻象。
这种联想,既有真实感,又富有浪漫气息,宛似文君满面花般笑靥,身着碧草色罗裙已经飘然悄临。
结句“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明快有力地点出全诗主题。
这两句是说,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礼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后来几乎是无人继起了。
诗人在凭吊琴台时,其思想感情也是和相如的《琴歌》紧紧相连的。
《琴歌》中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颉颉颃颃兮共翱翔。
”正因为诗人深深地了解相如与文君,才能发出这种千古知音的慨叹。
这里,一则是说琴声已不可再得而闻;
一则是说后世知音之少。
因此,《琴歌》中所含之意,在诗人眼中决不是一般后世轻薄之士慕羡风流,而是“颉颉颃颃兮共翱翔”的那种值得千古传诵的真情至爱。
(施绍文)------------------------------------------《寰宇记》:《益部耆旧传》: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百许步,有琴台在焉。
《成都记》:琴台院,以相如琴台得名,而非其旧。
旧台,在城外浣花溪之海安寺南,今为金花寺。
元魏伐蜀,下营于此,掘堑得大瓮二十余口,盖所以响琴也。
隋蜀王秀更增五台,并旧为六。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①。
酒肆人间世②,琴台日暮云③。
野花留宝靥④,蔓草见罗裙⑤。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⑥。
(上四溯琴台遗事,下则登台而吊古也。
病后犹爱,言钟情独至。
酒肆二句,写茂陵生前之事,是昔日琴台。
野花二句,想文君殁后之容,是今日琴台。
归凤求凰,乃当时琴心所托,末故用此作结。
)①《史记》: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以赀为郎,因病免归,而家贫。
时卓王孙有女新寡,好音,相如以琴心挑之。
文君夜亡奔相如。
与俱之临邛。
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自涤于市中。
又曰:相如常有消渴病,既病免,家居茂陵。
庾信诗:“茂陵忽多病。
”②《汉书》韦昭注:“垆,酒肆也。
”《庄子·内篇》有《人间世》。
③江淹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④江总诗:“野花不识采。
”《说文》:“靥,颊辅也。
”赵曰:宝靥,花钿也。
《酉阳杂俎》:近代妆尚靥如射月,曰黄星靥。
靥钿之名,盖自孙和邓夫人始。
朱注唐时妇女多贴花钿于面,谓之靥饰。
李贺诗“花合靥朱红”是也。
⑤《诗》:“野有蔓草。
”班婕妤《捣素赋》:“曳罗裙之绮靡。
”江总妻《赋庭草》诗:“雨过草芊芊,连云锁南陌。
门前君试看,似妾罗裙色。
”⑥左思诗:“寥寥空宇内。
”按赵汸注云:玩人世于酒肆之中,思暮云于琴台之上,状其不羁而多情,此说得之。
他家谓酒肆徒传人世,琴台空映暮云,与下截混同,故不必从。
黄生曰:作此题者,有二种语。
轻薄之士,慕其风流。
道学之儒,讥其淫佚。
慕者徒骋艳词,讥者动多腐句,均去风雅远矣。
此诗低徊想像,若美之不容口者,其实讥世俗之好德不如好色耳。
清辞丽句,攀屈宋而轶齐梁,岂后世文士老儒所能望其后尘哉。
《玉台新咏》:相如《琴歌》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
何悟今日登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
室迩人遐愁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
”又歌曰:“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体心相怡,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羽俱起翻高飞,无感我心使予悲。
”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出处全唐诗:卷226_55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8047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