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花门

朝代:作者: 杜甫

北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

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

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

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

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

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

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

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

长戟鸟休飞,哀笳曙幽咽。

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

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

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

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

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注释此当是乾元二年秋适秦州后作。

《杜臆》:题曰留花门,言不当留也。

《唐·地理志》:甘州删丹县,北渡张掖河,西北行,出合黎山峡口,傍河东北行千里,有宁寇军。

军东北有居延海。

又北三百里,有花门堡。

又东北千里,至回纥衙帐。

《旧书》:肃宗还西京,叶护辞归,奏曰:“回纥战兵留在沙苑,今且归灵夏取马,更为陛下收范阳余孽。

”花门天骄子①,饱肉气勇决②。

高秋马肥健③,挟矢射汉月④。

(首叙花门气习,见其强梁可畏。

)①骄子,见《前汉书·外国传》。

②又云:“咸食畜肉,衣其皮革。

”司马迁书:“耻辱者,勇之决也。

”③《汉书》:赵充国曰:“秋高马肥,变必起矣。

”颜注:“秋马肥健,恐其为寇也。

”④《诗》:“即挟我矢。

”《汉书》:边外举事,常随月盛壮以攻战,月亏则退兵。

徐陵诗:“天云如地阵,汉月常胡秋。

”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①。

修德使其来②,羁縻固不绝③。

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④。

中原有驱除⑤,隐忍用此物⑥。

(此言御边有方,不宜借兵召侮,曰隐忍,明知其有害,不得已而用之也。

)①王褒《四子讲德论》:“诗人所歌,自古患之如此。

”《诗》:“薄伐猃狁。

”②《国语》:“先王之制戎翟,荒服者有不王,则修德。

”③《汉书》传赞:“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礼让,羁縻不绝。

”应劭曰:“马曰羁,牛曰縻,言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

”④乐府曲:“戏金阙,游紫庭。

”⑤《汉书·王莽传赞》:“圣人之驱除云尔。

”注:“言王莽驱逐蠲除,以待圣人也。

”⑥司马迁书:“所以隐忍苟活。

”公主歌黄鹄①,君王指白日②。

连云屯左辅③,百里见积雪④。

长戟鸟休飞⑤,哀笳曙幽咽⑥。

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⑦。

(此言缔婚之举,适足骚扰畿辅。

)①《公羊传》:“天子至尊,嫁女不自主婚,使同姓主之,故曰公主。

”《汉·西域传》:元封中,以江东王建女细君为公主,妻乌孙昆莫。

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愁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天子闻而怜之。

《文苑辩证》: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诗:贵主想黄鹤。

陆德明云:鹄又作鹤。

鹄、鹤可通用。

《旧唐书》:乾元元年七月,上以幼女宁国公主妻回纥可汗,送至咸阳磁门驿。

公主辞诀曰:“国家事重,死且无恨。

”②《国语》:“与君王哉。

”《诗》:“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注:“言指白日以为盟约也。

”③《刘表传》:“云屯冀马。

”潘岳《秋兴赋》诗:“高阁连云。

”左辅,谓沙苑。

《三辅黄图》:左辅都尉,治高陵。

④楼钥曰:读者谓积雪止言其多,上句言云屯足矣,何必复赘此语。

惟知回纥之俗,衣冠皆白,然后少陵之意涣然。

朱注《旧唐书》:郭子仪收西京时,遇贼新店,军却。

回纥望见,逾山西岭上,曳白旗,趋击之,贼大败。

按此则回纥旗帜用白。

百里积雪,当谓此耳。

陆机诗:“仰凭积雪岩。

”《杜臆》:连云积雪,颠倒作对,亦一句法。

⑤《史记·樗里子传》:“长戟居前,强弩在后。

”⑥庾信诗:“哀笳关塞曲。

”古歌:“鸣声幽咽。

”⑦东汉童谣:“桑无附枝、麦有两歧。

”沙苑临清渭①,泉香草丰洁②。

渡河不用船③,千骑常撇烈④。

胡尘逾太行⑤,杂种抵京室⑥。

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⑦。

(末言养马苑中,不能剿贼而反以妨民。

乘马以渡,故不用船。

撇烈,摆跃之状。

逾太行,抵京室,思明复至东都也。

此章四句起,下三段各八句。

)①黄希曰:沙苑,在同州冯翊县南十七里。

《唐志》:同州虽不言渭水,而同与华邻。

华阴有漕渠自苑西引渭水,可见其下临清渭。

②《周礼》:“水泉必香。

”③《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古乐府:“欲渡河无船。

”④《上林赋》:“转腾撇冽。

”孟康曰:“撇冽,相撇也。

”《汉皋诗话》:“撇捩,疾貌。

”《大食刀歌》“鬼物撇捩辞坑壕”,字意皆同。

任昉笺:“胡尘罕尝夕起。

”⑤《述征记》:太行山,首始河内,自河内至幽州,凡有八陉⑥丘迟书:“无取杂种。

”《旧唐书》:安禄山,本名乾荦山,营州柳城杂种。

史思明,本名窣于,营州宁夷州突厥杂种也。

《安禄山事迹》:乾元二年正月,思明于魏州自立为燕王,引兵救相州,官军败绩。

九月,思明又收大梁,陷洛阳。

潘岳诗:“引领望京室。

”⑦曹植诗:“原野何萧条。

”王粲《登楼赋》:“风萧瑟而并兴。

”唐汝询曰:肃宗以回纥兵收京,久留不遣。

子美忧其为害而作。

是诗公主、君王二语,说得可怜可羞。

田家、原野二语,说得亦忧亦愤。

范梈曰:此中国何如时也。

读“胡为倾国至”数语,可以鉴《春秋》书会戎盟戎之义矣。

谓子美为诗史,岂不信哉。

按:回纥留兵沙苑,在至德二年十月。

宁国下降,在乾元元年七月。

回纥复遣骁骑三千,助讨安庆绪,在元年八月。

郭子仪拔卫州,围邺城,在元年十月。

九节度之师溃于相州,在二年三月。

史思明复取大梁,陷洛阳,在二年九月。

此诗述屯兵沙苑及公主下嫁之事,当属元年之秋。

其云逾太行,抵京室,又当属二年秋未矣。

此必回纥败归,思明猖獗之后,追记前事耳。

言回纥千骑之撇烈如此,而太行烟尘之侵逼又如彼,然则花门之留,亦何救于原野萧瑟乎。

盖甚言借兵之无益也。

或云:逾太行而至京邑,即指回纥新来骁骑。

按回纥若取道太行,路程反纡,说亦未确。

胡应麟曰:陈思王古诗独擅,然诸体各有师承。

惟陶之五言,开千古平淡之宗;

杜之乐府,扫六代沿洄之习。

真谓自启堂奥,别创门户。

然终不以彼易此者,陶之意调虽新,源流匪远;

杜之篇目虽变,风格靡超。

故知三正迭兴,未若一中相授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17_22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8337622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