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遇过王倚饮赠歌

朝代:作者: 杜甫

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

尚看王生抱此怀,在于甫也何由羡。

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

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沈年苦无健。

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肴膳。

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

长安冬菹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

兼求富豪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

故人情义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漩。

老马为驹信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

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

注释鹤注梁氏编在至德二年,观诗云“但使残年饱吃饭”,略不及丧乱之意。

据公《秋述》云:“秋,杜子卧病长安,旅况多雨,当时车马之客,今雨不来。

”又云:“四十无位。

”当是天宝十三年,与“素知贱子甘贫贱,酷见冻馁不足耻”之句合耳。

朱注诗有长安金城语,必京师作也。

鳞角凤觜世莫辨,煎胶续弦奇自见①。

尚看王生抱此怀②,在于甫也何由羡③。

(从王倚交情,冒起全意。

王生为人,如麟角凤觜,世莫能知,于其敦笃交情,乃见特异,如煎胶续弦,始验其奇也。

何由羡,言不能及其高怀。

)①卢注此以煎胶喻交情,即所谓胶漆虽坚,不如雷与陈也。

《十洲记》,凤麟洲,在西海中央,洲上专多凤麟,数百合群,仙家煮凤喙及麟角,台煎作胶,名为集弦胶,或云连金泥。

此胶能属连弓弩断弦,折剑亦以胶连之。

②潘岳诗:“王生和鼎实。

”③《诗》:“无然歆羡。

”且过王生慰畴昔①,素知贱子甘贫贱。

酷见冻馁不足耻②,多病沉年苦无健③。

王生怪我颜色恶④,答云伏枕艰难遍⑤。

疟疠三秋孰可忍⑥,寒热百日相交战⑦。

头白眼暗坐有胝⑧,肉黄皮皱命如线⑨。

(此病后过王,而叙问答之词。

上四,于初过时,自揣贫病之态。

下六,于相见时,备述多病之状。

)①慰畴昔,慰己宿愿也。

《记·檀弓》:“畴昔之夜。

”注:“畴,发语辞。

”②酷见,犹云惨逢。

《世说》:“陶侃家酷贫。

”《左传》:“三老冻馁。

”③庾信诗:“茂陵忽多病。

”沉年,终年也。

④颜色恶,谓病容枯槁。

《世说》:“郭璞意色甚恶。

”⑤魏文帝《燕歌行》“耿耿伏枕不能眠。

”《诗》:“遇人之艰难矣。

”⑥《周礼》:“疾医皆有疠疾。

”又云:“秋时有疟寒疾。

”《内经注》:时疫忽行,受其虐厉,故疟从虐,病从厉。

《诗》:“如三秋兮。

”⑦《内经》:“阳维为病苦寒热。

”又云:“阴阳上下交争。

”王献之书:“端坐将百日。

”王粲《神女赋》:“心交战而贞胜。

”⑦《广韵》:“胝,皮厚也。

”⑨经又云:三阳为病,发寒热,其传为索泽,即张仲景所谓脱皮肤甲错也。

命如线,言性命几绝。

《越绝书》:“中国不绝如线。

”惟生哀我未平复①,为我力致美肴膳②。

遣人向市赊香粳③,唤妇出房亲自馔④。

长安冬殖酸且绿⑤,金城土酥净如练⑥。

兼求畜豪且割鲜⑦,密沽斗酒谐终宴⑧。

故人情义晚准似⑨,令我手中轻欲旋⑩。

(此王生留饮而记款待之情。

乍见而怪,久视而哀,见疾痛相关。

手足轻旋,享美膳而沉疴顿去也。

)①《韦玄成传》:“嘉气日兴,疾病平复。

”②汉古歌:“东厨具肴膳,椎牛烹猪羊。

”③《南都赋》:“滍皋香秔。

”④《颜氏家训》:“妇主中馈。

”⑤《周礼》:七葅。

注:“全物若■为葅,细切为虀。

”崔寔《四民月令》:九月作葵葅,其岁温,即待十月,邵注“葅,醃菜也。

”⑥《唐书》:金城县,属京兆府。

至德二载,改名兴平。

《长安志》:京兆府岁贡兴平酥、咸阳梨,不列方物。

赵曰:土酥者,土产之酥。

梦弼曰:酥,牛羊乳所为,色白如练也。

谢朓诗,“澄江净如练。

”⑦《山海经》:豪彘,状如豚而白毛。

畜豪,即豪猎。

《西京赋》:“割鲜野食。

”⑧杨恽书:“斗酒自劳。

”曹植诗:“终宴不知疲。

”⑨任昉诗:“犹我故人情。

”《世说》:“情义随笃。

”⑩朱注:旋,谓手足旋转。

《唐书》:安禄山作胡旋舞,其捷如风。

老马为驹信不虚①,当时得意况深眷②。

但使残年饱喫饭③,只愿无事长相见④。

(未感王生交谊,应前煎胶续弦。

老马二句,申上情义谁似,言众皆轻己,况能深眷乎。

但使二句,申上手脚轻旋,言此后健饭,庶得常见也。

此章起结各四句,中二段各十句。

)①《诗》:“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

”按:老马为驹,两说不同。

《诗笺》云:此喻幽王见老成之人,反侮慢之,视如幼稚,不自顾念年老人之遇己,亦将然也。

《朱子集传》云:但知谗害人以取爵位,而不知其不胜任,如老马惫矣,而反自以为驹,不顾其后将有不胜任之患也。

此诗若主前说,乃时辈轻侮之喻,正与情义谁似相关。

若主后说,乃老年力疾之喻,又与手足轻旋相合。

前说,钱谦益用之,后说,刘会孟用之。

朱注则主前说,而驳后说。

②《杜臆》:近世人情,当时得意,过则忘之,况肯如王生之深眷乎。

一说:平时意气相得,况今日又深加眷注,此王生情义之过人也。

前说,“当”字读去声;

后说,“当”字读平声。

谢安《与支遁书》:“得意之事,殆为都尽。

”③《南史》:陈暄书:“寂寥当世,朽病残年。

”④《左传》:张趯曰:“子其无事矣。

”杜诗长篇起局,或比或赋,多是摄起全篇。

此章麟角二句,旧注谓比王生抱负奇才,必用世乃见,于篇中不相关涉。

唯卢元昌之说,独得其旨。

盖公过王倚时,本尫赢病躯,及与之谈情愫,留欢宴,不觉手足轻旋,沉疴为之顿起,真有似乎煎胶续弦者。

通篇脉络照应,确不可移。

此章赠王倚,后有《赠姜七少府》诗,皆用方言谚语,盖王、姜二子,本非诗流,故就世俗常谈,发出恳至真情,令其晓然易见。

文章浅深,随人而施,此其所以有益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17_23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8425856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