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注释[说明]癸卯岁是晋安帝元兴二年(403),陶渊明三十九岁。

敬远是渊明的堂弟,他们自幼关系亲密,成人后亦志趣相投,感情融洽。

这一年敬远二十三岁,同渊明住在一起,并一道读书躬耕。

然而一年的收获不足自给,使他们过着贫困饥寒的生活。

这首诗就是在年终腊月之时,渊明写给敬远,以寄托深刻的慨叹之情。

寝迹衡门下,逸与世相绝(1)。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2)。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3)。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4)。

劲气侵襟袖,革瓢谢屡设(5)。

萧索空字中,了无一可悦(6)。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7)。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8)。

平津苟不由,栖迟诅为拙(9)?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10)!

注释(1)寝迹:埋没行踪,指隐居。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居室。

逸:远。

世:指世俗。

官场。

绝:断绝往来。

(2)顾盼:犹言看顾、眷顾。

莫:无,没有。

荆扉:用荆条编成的柴门。

(3)翳翳(yì缢):阴暗的样子。

“经日雪:下了一整天的雪。

(4)倾耳:侧耳细听的样子。

无希声:没有一点声音。

《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注:“无声曰希。

”(5)劲气:猛烈的寒气。

箪(doān 丹)瓢:即箪食瓢饮。

简:竹编的盛饭容器。

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

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回,指孔子学生颜回。

谢:辞绝。

屡:经常。

设:陈设。

箪瓢谢屡设:意思是说,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日子也很难得,我(们)箪瓢常空,无食可陈于面前。

(6)萧索:萧条,冷落。

空字:空荡荡的房屋。

形容一无所有。

了无:一点也没有。

可悦:可以使人高兴的事情。

(7)遗烈:指古代正直、刚毅、有高尚节操的贤士。

(8)谬:误,谦辞。

固穷节:固守穷困的气节。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9) 平津:平坦的大道,喻仕途。

津:本义为渡口,这里指道路。

苟:如果。

由:沿看,遵循。

栖迟:游息,指隐居。

《诗经?陈风。

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讵(jǜ巨):岂。

(10)契:契合,指志同道合。

别:识别。

〔译文〕隐居茅舍掩踪迹,远与世俗相隔绝。

无人知晓来眷顾,白日柴门常关闭。

岁暮寒风正凄冷,阴沉整日天降雪。

侧耳细听无声响,放眼户外已皓洁。

寒气猛烈侵襟袖,无食箪瓢常空设。

萧条冷落空室内,竟无一事可欢悦。

千年古书皆历览,常常读见古义烈。

高尚操行不敢攀,仅能守穷为气节。

平坦仕途若不走,隐居躬耕岂算拙?

我寄深意在言外,志趣相合准识别!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8469126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