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
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
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
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注释此亦同时所作。
时程元振已贬斥,公初春犹未知,故借百舌以寄慨。
王十朋曰:百舌者,反舌也,能反覆其舌,随百鸟之音,春啭夏止。
《礼记》:小暑至,反舌无声。
《朝野佥载》:百舌,食蚯蚓,正月蚓出而来,十月蚓藏而往。
百舌来何处?
重重只报春。
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
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
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①。
(此诗借鸟托讽,在末二露意。
起句便有怪骇意,重重报春,厌其聒耳。
中四,见利口百出,不在多人,且匿形难见,而耸听易投。
过时发口,虑及谗人,结语大有关系。
)①《汲冢周书》:“芒种之日,螳螂生。
又五日,鹃始鸣。
又五日,反舌无声。
螳螂不生,是谓阴息。
鹃始不鸣,令好壅逼。
反舌有声,佞人在侧。
”黄山谷云:予读《周书·月令》,乃解老杜”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之句。
《张仪传》:陈轸曰:“轮可发口言乎?
”《公羊传》:晋赵鞅除君侧之恶。
《楚辞》:“谗人高张。
”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8_16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8717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