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出郭眄细岑,披榛得微路。
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屡渡。
赞公汤休徒,好静心迹素。
昨枉霞上作,盛论岩中趣。
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
扪萝涩先登,陟巘眩反顾。
要求阳冈暖,苦陟阴岭沍。
惆怅老大藤,沈吟屈蟠树。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
层巅馀落日,早蔓已多露。
天寒鸟已归,月出人更静。
土室延白光,松门耿疏影。
跻攀倦日短,语乐寄夜永。
明燃林中薪,暗汲石底井。
大师京国旧,德业天机秉。
从来支许游,兴趣江湖迥。
数奇谪关塞,道广存箕颍。
何知戎马间,复接尘事屏。
幽寻岂一路,远色有诸岭。
晨光稍曚曨,更越西南顶。
注释鹤注公乾元二年七月自华至秦,意欲居此,故寻置草堂地。
西枝村,在秦近郭,有岩窦之胜,杉漆之利,赞公尝称之。
公以关辅饥,弃之同谷,当是其年秋晚冬初作,故诗有天寒日短之句。
出郭眄细岑①,披榛得微路②。
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屡渡③。
赞公汤休徒④,好静心迹素⑤。
昨枉霞上作⑥,盛论岩中趣⑦。
(此章,往西村寻地而作。
首段,过访赞公,欲问西枝之胜也。
《杜臆》:公欲得幽僻无人之境,故望细岑、涉流水以求之。
溪止一水,以左右往来,故须屡渡。
)①刘曰:眄,斜视也。
宋之问诗:“细岑互攒倚。
”②赵至书:“步泽求蹊,披榛觅路。
”郭璞《流寓赋》:“修焦丘之微路。
”③王褒《四子讲德论》:“曲折不失节。
”④洙注惠休上人,姓汤。
⑤谢灵运诗:“心迹双寂寞。
”晏曰:素,谓质素也。
⑥霞上作,谓身伴云霞而作书相寄。
梦弼谓才思挺出云霞之外。
此另一说。
江淹诗:“铄铄霞上景,懵懵云外山。
”刘绘诗:“灼烁在云间,氤氲出霞上。
”张正见诗:“凌云霞上起。
”⑦朱注《后汉书》:“旌车之招,相望于岩中。
”怡然共携手①,恣意同远步②。
捫萝涩先登③,陟..眩反顾④。
要求阳冈暖⑤,苦涉阴岭沍。
惆怅老大藤,沉吟屈蟠树⑥。
(次言共游村中,欲卜草堂之地也。
涩先登,山高足倦。
眩反顾,深入路迷。
求阳、涉阴,自北至南。
老藤蟠树,景状奇古,故徘徊憩息于其下。
)①《诗》:“携手同行。
”②《西京赋》:“恣意所幸。
”③范云诗:“捫萝正忆我,折桂方思君。
”《说苑》:“二子先登。
”④《诗》:“陟则在..。
”⑤颜延之诗:“阳冈团精气,阴谷泄烟寒。
”师氏曰:山南向阳,故暖。
山北背阴,故寒沍。
⑥郭璞诗:“沉吟立夕阳。
”虞世南《琵琶赋》:“屈蟠犀岭。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①。
层巅余落日②,草蔓己多露③。
(末乃未得佳地,而回宿于土室也。
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左思诗:“杖策招隐士。
”②谢灵运诗:“筑观基层巅。
”③卢子谅诗:“凝露沾蔓草。
”其二天寒鸟已归①,月出山更静。
土室延白光②,松门耿疏影③。
跻攀倦日短④,语乐寄夜永⑤。
明燃林中薪⑥,暗汲石底井。
(此章,宿赞公土室而作。
首段,叙暮夜景事。
《杜臆》:起四句,可以入画。
公足力已倦,而犹永夜晤语,兴趣自不可及。
燃薪代烛,汲井烹茶,此山居清况。
)①鲍照诗:“天寒幽鸟归。
”②吴注后汉袁闳,党事作,母老不能远遁,乃筑土室,潜居十八年。
③谢灵运诗:“牵叶入松门。
”④赵注天寒在冬,故日短夜永。
《书》:“日短星昂。
”⑤《天台赋》:“恣语乐以终日。
”江淹诗:“夜永起怀思。
”⑥《晋书》:毕諴夜燃薪读书。
大师京国旧①,德业天机秉②。
从来支许游③,兴趣江湖遇。
数奇谪关塞④,道广存箕颍⑤。
何知戎马间⑥,复接尘事屏⑦。
(此志赞公高风,并及离合之感。
尘事屏,言与屏迹尘事之人相接也。
)①王粲诔:“表扬京国。
”②《晋书·文立传》:“雅有德业。
”③洙注支遁字道林,讲《维摩经》。
遁为法师,许询为都讲。
④《史记》:李广数奇。
孟康曰:“奇,只不耦也。
”范筠诗:“数奇不可偶,性直谁能纡。
”⑤后汉许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
谢灵运云:“徐干有箕颖之心。
”⑥《国语》:范文子立于戎马之前。
⑦陶潜诗:“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幽寻岂一路,远色有诸岭。
晨光稍膝胧①,更越西南顶。
(末欲来朝寻胜,以遂草堂之愿。
此与上章同格。
)①《景福殿赋》:“晨光内照。
”支遁诗:“膝陇望幽人。
”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18_7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17682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