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蜀僧闾丘师兄

朝代:作者: 杜甫

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

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

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

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

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

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仑。

凤藏丹霄暮,龙去白水浑。

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

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

晚看作者意,妙绝与谁论。

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

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

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

穷愁一挥泪,相遇即诸昆。

我住锦官城,兄居祇树园。

地近慰旅愁,往来当丘樊。

天涯歇滞雨,粳稻卧不翻。

漂然薄游倦,始与道侣敦。

景晏步修廊,而无车马喧。

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

漠漠世界黑,驱车争夺繁。

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

注释鹤注此当是上元元年秋作。

原注“太原博士均之孙。

”《旧唐书》:陈子昂后,成都人闾丘均,亦以文章著称。

景龙中,为安乐公主所荐,起家拜太常博士。

公主诛,均坐贬循州司仓卒。

有集六卷。

大师铜梁秀①,籍籍名家孙②。

鸣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③。

(首叙闾丘世系。

)①《晋高僧传》:惠亮,大师小师。

铜梁秀,钟山川秀气也。

《唐书》:合州石镜县有铜梁山,又有铜梁县。

《十道志》:铜梁山,在涪江南七里。

左思《蜀都赋》:“外负铜梁于宕渠。

”②籍籍,声名之盛也。

《前汉·江都易王传》:口语籍籍。

《后汉·方术传》:“余亦班班名家焉。

”③《蜀都赋》:“近则江汉炳灵,世载其英。

”齐顾欢诗:“精气因天行。

”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①。

多士尽儒冠②,墨客蔼云屯③。

当时上紫殿④,不独卿相尊⑤。

世传闾丘笔⑥,峻极逾昆仑⑦。

风藏丹霄暮⑧,龙去白水浑⑨。

青荧雪岭东⑩,碑碣旧制存(11)。

斯文散都邑(12),高价越璵璠(13),晚看作者意(14),妙绝与谁论(15)?

(此追叙博士文章。

上八,称其望重生前。

下八,称其名垂身后。

)①《汉书·史丹传》:天子自临轩槛。

②《诗》:“济济多士。

”《史记·郦食其传》:诸客冠儒冠来者。

③《长杨赋序》:“籍翰林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诗》:“蔼蔼王多吉士。

”《列子》:“望之若屯云。

”④《三辅黄图》:武帝于甘泉宫起紫殿,雕文刻镂,以玉饰之。

谢朓诗:“紫殿肃阴阴。

”⑤“不独卿相尊”,言墨客亦膺主眷。

⑥钱笺六朝人以有韵者为诗,无韵者为笔。

《庾肩吾传》“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皆可证。

闾丘笔,言其文章峻极而高,若字势何可言高乎?

《唐诗纪事》谓审言以诗,闾丘以字,同侍武后。

盖指笔为字,误矣。

⑦成公绥赋:“潜昆仑之峻极兮。

”⑧凤藏龙去,比闾丘之殁。

晋东海越王檄文:“申陆机、陆云之在,穴碎双龙,巢倾两凤。

”北魏段承根《赠李宝》诗:“凤戢昆丘,龙藏玄漠。

”周庾信《齐宪王碑》:“凤沉丹穴,龙亡黑陂。

”又三凤、八龙,古人以比贤士,原不专指人君也。

《山海经》:丹穴之山有鸟,状如鹤,五色而文,名曰风。

⑨《东京赋》:“龙飞白水。

”⑩班固《西部赋》:“琳珉青荧。

”此诗言碑文之光耀。

雪岭,在维州南三百六十里。

(11)《高僧传》:弘忍没于高宗上元二年十月。

开元中,太子文学闾丘均为塔碑焉。

杜田曰:东蜀牛头山下,有闾丘均撰《瑞圣寺磨崖碑》,严政书。

寺今改为天宁罗汉禅院。

(12)宗懔诗:“接里开都邑。

”(13)蔡邕《荐边让书》:“章瑰玮之高价,昭知人之绝明也。

”曹植诗:“亮怀璠璵美。

”(14)《杜臆》:“晚看作者意”,言识定于暮年也。

汉高帝敕:“太子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

”(15)陆厥《答内兄希叔》诗:“书记既翩翩,赋歌能妙绝。

”吾祖诗冠古①,同年蒙主恩②。

豫章夹日月③,岁久空深根④。

(此叙世交,自叹继起衰徽。

)①傅亮《宋公策文》:“爱发初迹,则奇谋冠古。

”②庾肩吾《书品》:“施吴邺下后生,同年拔萃。

”王褒《四子讲德论》:“主恩满溢。

”《杜审言传》:武后朝,授著作郎,迁膳部员外郎。

朱注史称均拜太常在中宗景龙间。

据公诗则武后时已擢用。

③《上林赋》:“楩柍豫章。

”《正义》曰:豫,今之枕木;

章,今之樟木。

二木生至七年乃可分。

夹日月,言其高大。

④《老子》:“深根固蒂。

”小子思疏阔①,岂能达词门?

穷秋一挥泪②,相遇即诸昆。

我住锦官城③,兄居祇树园④。

地近慰旅愁,往来当丘樊⑤。

天涯歇滞雨,粳稻卧不翻⑥。

漂然薄游倦⑦,始与道侣敦⑧。

景晏步修廊⑨,而无车马喧⑩。

夜阑接软语(11),落月如金盆(12)。

(此述旅次相逢。

上八,叙事记地,下八,叙景言情。

《杜臆》:公诗善用借景,如“落月如金盆”与“陇月向人圆”,皆据一时所见之景,而倾盖欢洽之意自见。

)①傅毅诗:“伊余小子。

”②何逊诗:“凛凛穷秋暮。

”陆机诗:“挥泪叹流离。

”③即诸昆,通家世交如弟兄也。

④《金刚经注》:须达长者施园,祇陀太子施树,为佛说法之处,故后人名为祇园,亦曰给孤园。

⑤湛茂之诗:“衰废归丘樊。

”⑥《蜀都赋》:“稷稻漠漠。

”⑦周舍诗:“薄游久已倦。

”⑧《世说》:愍度道人始欲过江,与一伧道人为侣。

曹植诗:“亲交义在敦。

”⑨《西京杂记》:“重阁修廊,行之移晷。

”⑩陶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1)《法华经》: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词柔软,悦可众心。

《华严经》: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语,一者柔软语,能使一切众生得安稳。

《维摩经》:“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争讼。

”(12)《洛阳伽蓝记》:“旭日始升,则金盘晃朗。

”漠漠世界黑①,驱驱争夺繁。

惟有摩尼珠②,可照浊水源。

(结出赠闾丘意,言其空明之体,可涤尘凡也。

此章首尾中腰各四句,前后两段各十六句。

)①陆机诗:“街术纷漠漠。

”《璎珞经》:“无量世界,尽观众生。

”黑,即黑业也。

②《翻译名义集》:“摩尼或曰逾摩,正云未尼,即珠之总名也。

”《圆觉经》:“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见。

”《宣室志》:冯翊严生,家汉南岘山,得一珠,如弹丸。

胡人曰:“此西国清水珠,至浊水泠然洞彻矣。

”今人作五古长篇,多任意挥洒,不知段落匀称之法。

杜诗局阵布置,章法森然,如此篇,首尾中腰各四句提束,前后两段俱十六句铺叙,有毫发不容增减者。

然此法起于魏人繁钦《定情》诗“我出东门游”八句作起,“中情既款款”八句作结。

前面“何以致拳拳”两句一转者十段,后面“与我期何所”六句一转者四段。

后四段,本张平子《四愁诗》,其前十段则韩昌黎《南山》诗所自出也。

古诗各有渊源如此。

《扪虱新话》:陶渊明诗:“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之际,无意于山,而景与意会,此渊明得意处也。

老杜亦曰:“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

”予爱其意度闲雅,不减渊明,而语句雄健过之,每咏此二诗,便觉当时情景尽在目前。

而二公写之笔端,殆若天成,兹为可贵。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出处全唐诗:卷219_4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2677662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