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郑链赴襄阳

朝代:作者: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注释鹤注此宝应元年在浣花溪作,故云“柴门老病身。

”其年,史朝义陷营州,羌、浑、奴刺陷梁州,且河东、河中军皆乱,故首言“戎马交驰际。

”戎马交驰际①,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②,念此别惊神③。

地阔峨眉晚④,天高岘首春⑤。

为于耆旧内⑥,试觅姓庞人⑦。

(上四惜郑之别,下四赠赴襄阳。

《杜臆》:当戎马交驰之际,有此柴门老病之身,无可销愁,惟把君诗以过日耳。

今又远去,能不念此别而惊神乎?

自兹一别,我在峨眉,君在岘首,地阔天高,何由会面,所以惊神也。

倘耆旧中有如庞德公,觅以相报,吾亦将与之偕隐襄阳矣。

把君诗、念此别,各三字另读。

临别踌蹰,故日色将晚。

归览景物,适春意已生。

晚春二字,俱不空下。

生注地阔天高,即水远山长意,变词以避熟。

阔贴眉、高贴首,各见匠心。

公诗:“狼籍画眉阔。

”)。

①吴质书:“羽檄交驰。

”②《陈书》:隋文帝使后主节饮,既而曰:“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

”③庾信诗:“眷然惟此别。

”④蔡琰《笳曲》:“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

”⑤《记》:“天高地下。

”陈后主《归魂赋》:“映岘首之沉碑。

”《元和郡县志》:岘山,在襄阳县东南九里,东临汉水,古今大路。

⑥《襄阳耆旧传》,晋习凿齿作。

⑦庞德公隐鹿门山,在襄阳。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6_94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2991119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