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五律

远去见双节,因行上五台。

化楼侵晓出,雪路向春开。

边寺连峰去,胡儿听法来。

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

注释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1)远去见双节(2),因行上五台。

化楼侵晓出(3),雪路向春开(4)。

边寺连烽去(5),胡儿听法来(6)。

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7)。

校注:(1)题目《全唐诗》卷三八四注:「一作送颢法师往太原兼谒李司空。

」陈注:「《水经注》:『五台山,五峦巍然。

故谓之五台。

』《寰宇记》:『五台山,在代州五台县东北百四十里。

』」吴胡考卷上︰「据《元和郡县志》卷十四,五台山在代州五台县(今山西五台),属河东道。

唐宪、穆、敬、文四朝,河东节度使之姓李者,有李墉、李听、李光颜、李程、李载义五人。

前四人具未带司空衔,唯李载义,于大和二年时讨沧、景叛镇时,『累退贼军,以功加司空,近价金紫。

』(《旧唐书》卷一八○本传)李载义任河东节度使在大和七年至开成二年,其时已改太保,且张籍已于大和四年前卒(参卞孝先《李益年谱稿》,载《中华文史论丛》第八辑) ,故李载义亦可排除。

检《文苑英华》卷二二二收录此题作〈送颢法师往太原兼谒李司空〉、朱庆余〈送僧还太原兼谒李司空〉,均为五律,诗中所写都为冬景,可判定为同时所作。

朱庆余登进士第在宝历二年。

应试之前曾以〈闺意〉诗献张籍,籍时任水部郎官。

其年河东节度使为李光颜。

《旧唐书》卷十七上〈敬宗纪〉︰宝历元年七月,『以忠武节度使、守司徒、兼侍中李光颜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二年九月卒官。

据此而言,『司空』疑为『司徒』之讹。

按上引《英华》所载无可诗,《全唐诗》题作〈送颢法师往太原讲经兼呈李司徒〉可证作司徒者尚有根据。

」陶证:「贾岛有〈送慈恩寺霄韵法师谒太原李司空〉、无可有〈送颢法师往太原讲兼呈李司徒(一作空)〉、朱庆余有〈送僧往太原兼谒李司空〉,均作于冬末,当同送之作。

僧即霄韵,无可诗中『颢』当为『韵』之形误。

李司空,李听。

」又︰「《旧书.穆宗纪》︰长庆二年二月丁亥,『以前灵武节度使李听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2)陈注:「《小学绀珠》:『节度使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

』此谓谒司空。

」(3)楼,《全唐诗》卷三八四注:「一作云。

」晓,《全唐诗》卷三八四注:「一作晚。

」陈注:「梁元帝诗:『海气旦如楼。

』此化楼所本。

」(4)雪,《全唐诗》卷三八四注:「一作隐。

」向,《全唐诗》卷三八四注:「一作到。

」(5)连,《全唐诗》卷三八四注:「一作看。

」去,《全唐诗》卷三八四注:「一作过。

」(6)李怀民曰:「就边地生意。

」(7)陈注:「籍有诗:『巡礼常过晋殿中。

』」------------张籍诗集校注(李建昆 校注)-------------出处全唐诗:卷384-63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3457117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