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朝代: 当代 作者: 周恩来 体裁: 七律

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

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待得归农功满日,他年预卜买邻钱。

注释注释:《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诗,作于一九一六年初,以“飞飞”的笔名发表于《敬业》第四期上。

诗题中的“蓬仙兄”,是周恩来的同学好友张蓬仙,东北吉林人。

他在一九一三年秋和周恩来同时考进天津南开学校,是“敬业乐群会”的三个发起人之一,并任会长。

周任副会长兼《敬业》主编。

他由东北老家去日本后一年,周恩来也去了日本,常有交往。

“九·一八”前后,张蓬仙贫病交加,死于北京。

第一首七律,通过与同学好友共同战斗生活的回顾,抒发了为拯救祖国而刻苦自励、热烈期待他日为国立功、在革命胜利之时再与好友欢聚的无畏和乐观精神。

第二首是五律,着重抒写了与好友惜别的真挚情感和良好的祝愿。

最后一首也是五律,则是对同学好友参加进步学运所取得的成绩的赞扬,表现了周恩来虚怀若谷的谦逊美德。

〖注〗相逢萍水浮萍随水漂泊不定,常以此比喻人的偶然相遇。

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负笈笈,竹制书箱。

负笈,背着书箱,即求学。

津门即天津。

扪虱形容谈话时从容不迫、毫无顾忌的神态。

《晋书·王猛传》记载:晋代桓温入关,王猛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访他。

一见面,就谈论起时事来。

交谈时,一边掏摸着身上的虱子,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

作者运用这一典故,指与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抨击腐败的时政,无所顾忌。

螯螃蟹的大脚。

泛指下酒的菜肴。

险夷危险和平安。

这里作偏义词用,侧重指环境的险恶。

尝胆形容刻苦自励。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从吴国回来,把苦胆放在座位上,随时都能够看到,吃饭时也要尝一尝,表示不忘亡国之耻,立志要报仇。

敢息肩息肩同俗语“撂挑子”。

敢,这里是岂敢、怎敢、不敢的意思。

买邻择邻而居。

《南史·吕僧珍传》记载:宋季雅罢官以后,买了一所房子,和吕僧珍为邻。

吕僧珍问房价多少,宋回答说:“一千一百万。

”吕僧珍由于季雅出这样的高价而感到奇怪。

季雅说:“我拿一百万买房子,拿一千万买你这样的好邻居。

”这里意思是说革命胜利时,与好友同欢共聚。

--引自周秉德《周恩来诗联集笺注》序http://www.hsm.com.cn/node2/node116/node119/node154/zh1.ht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5010543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