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图样
诏许辞中禁,慈颜赴北堂。
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
内帛擎偏重,宫衣著更香。
淮阴清夜驿,京口渡江航。
春隔鸡人昼,秋期燕子凉。
赐书夸父老,寿酒乐城隍。
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淼茫。
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
注释甫昔时尝客游此县于许生处乞瓦棺寺维摩图样志诸篇末此当是乾元元年春作。
钱笺《岑参集》有《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诗,在天宝元年告赐灵符、上加尊号之日。
此云许八拾遗,盖擢第后十余年官拾遗,又得省觐也。
《唐书》:升州江宁郡,属江南东道。
公开元末尝游此。
梦弼曰:瓦棺寺,即荐福寺。
朱注《瓦官寺碑文》:寺本晋武帝时建,以陶官故地在秦淮北,故名瓦官。
讹作棺耳。
《六朝事迹》载有僧好诵《法华经》,葬以瓦棺,青莲生其舌根,因名。
则好异者之说也。
诏许辞中禁①,慈颜赴北堂②。
圣朝新孝理③,祖席倍辉光④。
内帛擎偏重,宫衣著更香。
(从送许叙起。
奉诏省亲,开首提明。
同僚饯别,朝廷恩赐,皆所以荣其亲也。
次句,本言为慈颜而赴北堂,但出语稍拙。
樊作“慈颜拜北堂”,句意稍明。
别作“天语辞中禁,家荣到北堂”,语亦未安。
当云“有诏辞中禁,承慈赴北堂”。
)①《后汉·薛包传》,“有诏赐告归也。
”沈佺期诗:“中禁有光辉。
”②梁简文帝诗:“紫幄承慈。
”《闲居赋》:“寿觞举,慈颜和。
”《记》:“妇洗在北堂。
”《诗》:“焉得援草。
言树之背。
”注:“背,北堂也。
北堂,母氏也。
”③去年十一月,迎上皇至京。
是年正月,又加上皇尊号,故云“新孝理。
”祖席光辉,时当锡类也。
后汉班昭疏:“陛下以至孝理天下。
”④沈佺期诗:“天下开祖席,朝寀候征麾。
”祖席,饮饯也。
淮阴清夜驿①,京口渡江航②,竹引趋庭曙③,山添扇枕凉④。
十年过父老⑤,几日赛城隍⑥。
(次言归家之事。
淮阴、京口,江宁近境。
庭曙、枕凉,晨省昏定也。
下言睦邻之谊,报神之礼。
他本作“春隔鸡人昼,秋期燕子凉”,是言春启行而秋至家,不如前说切省觐而兼包时景。
其云赐书寿酒,语亦繁重,亦不如十年几日之轻逸也。
)①《唐书》:楚州淮阴郡,属江南东道。
②《郡县志》:建安十四年,孙权自吴治丹徒,号曰京城。
十六年迁都建业,于此为京口镇。
姜宸英曰:《唐书·齐浣传》:润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
浣徙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以达杨子,岁无覆舟。
此开元二十二年事。
送许在天宝后,故得云“京口渡江航。
”又曰“京口渡自晋宋间已有之,至齐始定渡京口。
”隋孙万寿诗:“方春渡京口。
”③从竹里趋庭,似竹引其曙。
在山间扇枕,觉山助其凉。
王台卿诗:“竹引带山风。
”趋庭、用孔鲤事。
④《东观汉记》:黄香性至孝,夏月则扇枕。
⑤《后汉书》:班彪幼与从兄嗣伯共游大学,家有赐书。
庾信赋,“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⑥古乐府:“前有一樽酒,主人行寿。
今日合来者,皆令富且贵、欲令主人三万岁。
”顾炎武曰:“《北齐书》:“慕容严镇郢州,城中有神祠,号城隍神,俨率众祷之。
’此城隍始见史传者。
”《史记·封禅书》:“冬赛祷祀。
”《索隐》曰:“赛,谓报神福。
”看画曾饥渴①,追踪恨森茫②。
虎头金粟影③,神妙独难忘④。
(末及维摩图样,不忘江宁旧迹也。
此章前二段各六句,后段四句收。
)①《诗》:“载饥载渴。
”②《江赋》:“状滔天以淼茫。
”③《唐瓦棺寺维摩诘画像碑》:“瓦棺寺变相,乃晋虎头将军顾恺之所画。
”蔡梦弼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多才气,尤工丹青,传写形像,莫不妙绝。
曾于瓦棺殿画维摩诘,画讫,光耀月余。
钱笺《京师寺记》云:兴宁中,瓦棺寺初置,僧众设会,请朝贤鸣刹注钱。
其时莫有过十万者,长康直打刹注钱百万。
后寺众请勾疏,长康曰:“宜备一壁。
”遂闭户绝往来一月余,画维摩诘一躯。
工毕,将点眸子,乃谓寺僧曰:“第一日观者,请施十万。
第二日可五万,第三日可任例责施。
”及开户,光照一寺,施者填咽。
俄而得百万钱。
吴曾《漫录》:顾恺之为虎头将军,非小字也。
朱注晋职官无虎头将军,本传亦载此语,《漫录》未知何据。
蔡注《发迹经》:净名大士,是往古金粟如来。
《阿含经》曰:金沙地下,便是金粟如来。
今云金粟影,即维摩图也。
④孔臧《杨柳赋》:“固神妙之不如。
”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5_36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50521181.html